欧阳率更正书结体自《乐毅论》来。此《梦奠帖》行体又从《兰亭》中来。岂公多临禊帖故笔意与之相近欤?观者要于眼外出力。华亭后学朱应祥题于周鸣凤鉴古斋。
【注释】
欧阳率更:即欧阳询,唐代著名书法大师。结体:字形结构。自:《乐毅论》是魏晋时人钟繇的书法名作,以笔力遒劲、笔画瘦硬著称。行体:字体的书写方法。《兰亭》: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书《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中:指《兰亭序》的书法风格。多临:多次临摹。禊帖:古代的一种祭礼碑文,书法优美。公:欧阳询,字信本,号澹园。要于眼外:意谓书法应超出文字本身。华亭后学:朱应祥,华亭(今属上海)人。周鸣凤鉴古斋:作者书房的名称。鸣凤:作者的号。
【赏析】
此帖为欧阳询晚年作品。全篇用行书写成,但与《兰亭》相比,又有其独特风格。
首句“欧阳率更正书结体自《乐毅论》来”,表明了其师承关系。欧阳询的书法得力于钟繇的《乐毅论》,这是有历史记载的。
次句“此《梦奠帖》行体又从《兰亭》中来”,则说明他的书法又受到了王羲之《兰亭序》的影响。
这两句的意思是:欧阳询的书法结体,是从钟繇的《乐毅论》来的;而其行书又受到了王羲之《兰亭序》的影响。
第三句“岂公多临禊帖故笔意与之相近欤?”,则进一步解释了原因。欧阳询之所以能够写出如此优美的行书,是因为他经常临摹禊帖的缘故。
这句话表达了欧阳询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追求,也体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第四句“观者要于眼外出力”,则是对欧阳询书法特点的总结。他的书法不仅在形式上美观大方,而且在精神内涵上也富有哲理。
这句话强调了书法艺术的内在价值,即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美的表现,更是对人生、对世界的一种感悟和领悟。
最后一句“华亭后学朱应祥题于周鸣凤鉴古斋”,则是对整篇诗的总结。朱应祥是华亭地区的一位学者,他对欧阳询的书法有着深厚的研究。他在自己的书房——周鸣凤鉴古斋中临摹欧阳询的书法作品,并写下了这篇诗作为纪念。
这首诗通过对欧阳询书法的赞美和评价,展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情感。同时,它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书法艺术的重视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