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一年二十四节气,一节主半月,水之气味,随之变迁,此乃天地之气候相感,又非疆域之限也。

气味

甘、平、微寒、无毒。

考释

李时珍在该药集解项下曰:“一年二十四节气,一节主半月,水之气味,随之变迁,此乃天地之气候相感,又非疆域之限也。”由此可见,节气水就是二十四个节气的自然水。如立春水、清明水等。

诗句

本草纲目·水部·节气水

译文

释名
一年二十四节气,一节主半月,水之气味,随之变迁,此乃天地之气候相感,又非疆域之限。

气味
甘、平、微寒、无毒。

注释

  1. 本草纲目(一种古代中医典籍),水部:指的是书中与水相关的部分,包括各种药物的分类与特性描述。
  2. 节气水:指根据二十四节气划分的水的不同阶段或属性,如立春水的“甘、平”味。
  3. 一年二十四节气:古代中国用来标示季节变换的天文现象,共有二十四个节气。
  4. 一节主半月:每个节气对应一个月的时间,节气与月份结合表示了时间的周期性和节律性。
  5. 水之气味:水的性质和状态变化,如从春天到夏天,水的味道会由甘转为微苦,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
  6. 天地之气候相感:自然界中的气候变化对水的性质有所影响,例如雨水增多会导致水质变好。
  7. 疆域之限:地理边界的限制,这里暗示节气水是按照自然规律而非人为划定的界限来确定其存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节气水”的阐述,强调了自然界中水的变化不仅受到时间的影响,还与四季更迭、气象变化密切相关。它展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有序,也体现了古人对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实践。诗中的“节气水”不仅仅是指具体的水源,更是一种象征,代表了自然界中万物生长、变化的节奏和规律。通过这种描述,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规律的尊重和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