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辙,乃车行迹也。

气味

甘、平、寒、无毒。

主治

主治疬疡风,五月五日取洗之,甚良。

考释

李时珍在该药释名项下曰:“辙,乃车行迹也。”又曰:“主治疬疡风,五月五日取洗之,甚良。”车辙,是指车轮压出的痕迹。由此可见,车辙中水就是车轮在泥土地上压出凹陷痕迹中的积水,治病宜在农历五月五日取之用。

本诗

车辙中水,释名,甘、平、寒、无毒。主治:疠疡风,五月五日取洗之,甚良。

译文

车辙中的积水被解释为一种药物,它具有甜味、平性、寒性和没有毒性的特点。这种药物的主要功效是治疗皮肤病或疮疡,尤其是在农历五月五日使用效果更佳。

注释

  • 释名: 在中国古代,“释名”通常用来给物品或者事物命名,这里指对“车辙中水”的解释。
  • 气味: 描述的是这种药物的味道、性质和温度。这里的“甘、平、寒、无毒”是对药性的概括。
  • 主治: 描述了药物的主要用途或治疗效果,此处是用于治疗皮肤病,如疮疡(疮病)。
  • 疠疡风: 指的是由病菌引起的皮肤疾病,常发生在体表的局部部位,症状可能包括红肿、疼痛等。
  • 五月五日: 这是农历节日中的一个特定日期,在这一天进行某种活动的习俗,具体到本诗中,是采集并使用车辙中的水来治疗疮疡的一种传统做法。

赏析

这首诗简洁而富有象征意义,通过车辙中水的引用,巧妙地映射出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利用。车辙中水的发现及其应用体现了古代人对自然界中各种资源的关注以及利用这些资源来治病救人的智慧。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于时间观念的重视,选择在特定的日子里进行治疗,可能是为了遵循某种传统的仪式感或是为了利用特定的气候条件(例如五月五日)来提高治疗效果。此外,这首诗还隐含了对自然循环和季节变换的尊重,以及对传统习俗的传承和延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