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黄良、将军、火参、肤如。

气味

(根)苦、寒、无毒。

主治

吐血、鼻血(心气不足)。用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加水三升,煮成一升,热服。下泻即验。

伤寒痞满(心下满而不痛)。用大黄二两、黄连一两,泡入麻沸汤中。过一会,绞渣取汁,分二次温服。此方名大黄黄连泻心汤。

热病廉说胡话。用大黄五两,锉细,炒到微红,加水煎成膏子,每服半匙,冷水送下,此方亦治伤寒发黄。

腰脚风痛。用大黄二两,切成不块,加少许酥油炒士,不能炒焦。捣烂筛过。每服二钱,空心服,煮开过多次的姜汤送下。泻出冷脓恶物,痛即止。

风热积壅。用大黄四两、牵牛子(半炒)四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了,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白开水送下。如要微泻,每服可加十至二十丸。又方:基本上和上主栅,但不用炼蜜而用皂荚熬膏代替,称为坠痰丸或“全真丸”,又名“保安丸”。

本草纲目·草部·大黄从释名到主治,全面解析大黄药效与应用

  1. 大黄简介
  • 大黄别称及来源
  • 大黄形态特征
  • 大黄生长环境
  1. 大黄气味与性质
  • 根味苦、性寒、无毒
  • 大黄药理作用
  • 大黄与其他药材比较
  1. 大黄主治病症
  • 吐血、鼻血心气不足
  • 伤寒痞满心下满而不痛
  • 热病廉说胡话
  • 腰脚风痛
  • 风热积壅
  1. 大黄方剂应用
  • 大黄黄连泻心汤
  • 坠痰丸或“全真丸”
  • 保安丸
  1. 大黄使用注意事项
  • 大黄使用剂量
  • 大黄使用禁忌
  • 大黄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1. 大黄现代研究与应用
  • 大黄在现代医学中应用
  • 大黄在现代疾病治疗中作用
  • 大黄在现代研究中新发现
  1. 大黄文化与历史背景
  • 大黄在古代文化中地位
  • 大黄在不同朝代应用变化
  • 大黄在历史上重要事件中角色
  1. 大黄未来展望
  • 大黄在现代医药中发展前景
  • 大黄在传统医药中传承与创新
  • 大黄在科学研究中重要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