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赤鼻。用蜀葵花研末,加猪油调匀,晚上敷涂,白天洗去。
痈肿不穿头。用蜀葵子为末,水调敷患处,即穿。
附方
黄蜀葵瑟蜀葵不同种,但气味与功用则与蜀葵相同。治淋疾,催生,医恶疮,消痈肿,涂汤火伤。
蜀葵,一种草本植物,其花、叶、果实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消肿的功效。在中医中,蜀葵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痈肿、恶疮等疾病。
【译文】
酒赤鼻,用蜀葵花研末,加猪油调匀,晚上敷涂,白天洗去。
痈肿不穿头,用蜀葵子为末,水调敷患处,即穿。
附方:黄蜀葵与瑟蜀葵是两种不同的植物,但它们的气味甘苦,性质相近,都可以用来治疗淋疾、催生、医恶疮、消痈肿、涂汤火伤等病症。
【赏析】
蜀葵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具有清热解毒和止血消肿的功效上。在中医理论中,蜀葵的药用部位主要包括其花朵、叶部和果实。其中,花朵和果实可以外用,用于治疗痈肿、恶疮等疾病;叶部则可以内服,用于治疗淋疾、催生等病症。
酒赤鼻是一种利用蜀葵花研磨成粉末后,加入适量的猪油调匀,涂抹在皮肤表面的偏方。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猪油的润滑作用,使蜀葵花的粉末更好地附着在皮肤上,从而达到清热解毒、止痒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需要在晚上使用,白天需要用清水清洗掉。
痈肿不穿头则是利用蜀葵子的粉末,加水调敷在痈肿处,以达到消炎、止痛、促进脓肿排出的效果。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蜀葵子的抗菌消炎作用,以及其对脓肿的刺激作用,帮助患者排出体内的脓液。
黄蜀葵和瑟蜀葵虽然是不同的植物,但其气味甘苦,性质相近,都可以作为治疗淋疾、催生、医恶疮、消痈肿和涂汤火伤的药材。这说明在中医中,即使是不同的植物,只要其性质相似,就可以互相替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