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醋浆、革针、苦耽、灯笼草、虎弁草、天泡草、王母珠、洛神珠。
气味
(苗、叶、茎、根)苦、寒、无毒。(子)酸、平、无毒。
主治
热咳咽痛。用酸浆草为末,开水送服。此方名“清心丸”。同时还以醋调药末敷喉外。
痔疮。用酸浆叶贴疮上。
肠胃伏热。用酸浆果实五两、苋实三两,马蔺子(炒)、大盐榆白皮(炒)各二两、柴胡、共同芩、栝楼根、闾茹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木香汤送下。
本草纲目·草部·酸浆探索植物的药用价值与应用
- 释名
- 醋浆、革针、苦耽、灯笼草、虎弁草、天泡草、王母珠、洛神珠
- 气味:苗、叶、茎、根苦、寒、无毒;子酸、平、无毒
- 主治
- 热咳咽痛
- 痔疮
- 肠胃伏热
- 用法与用量
- 用酸浆草为末,开水送服。此方名“清心丸”
- 用酸浆叶贴疮上
- 用酸浆果实五两、苋实三两,马蔺子(炒)、大盐榆白皮(炒)各二两、柴胡、共同芩、栝楼根、闾茹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木香汤送下
- 相关研究与应用
- 《本草纲目》中对酸浆的记载及其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 酸浆在传统中医中的使用历史和现代研究进展
- 文化背景与象征意义
- 酸浆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及其在文学艺术中的描绘
- 酸浆在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中的角色
- 总结与展望
- 酸浆的药用价值和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 未来研究方向及可能的新用途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