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箭头草、独行虎、羊角子、米布袋。
气味
苦、辛、寒、无毒。
主治
黄疸内热。用紫花地丁研末,每服三钱,酒送下。
痈疽恶疮。用紫花地丁(连根)、苍耳叶等分,捣烂,加酒一杯,搅汁服下。
痈疽发背。用三伏天收取的紫花地丁草,捣碎,和白面,放醋中泡一夜,贴疮上,极有效。
疔疮肿毒。用紫花地丁草捣汁服。又方:用紫花地丁草、葱头、生蜜一起捣烂贴患处。又方:用紫花地丁根、去粗皮,同白蒺藜共研为末。加油调匀涂患处。
喉痹肿痛。用紫花地丁叶,加酱少许,研成膏,点入喉部。取吐为效。
紫花地丁
释义: 箭头草、独行虎、羊角子、米布袋。
气味: 苦、辛、寒、无毒。
主治: 黄疸内热。用紫花地丁研末,每服三钱,酒送下。
痈疽恶疮: 用紫花地丁(连根)、苍耳叶等分,捣烂,加酒一杯,搅汁服下。
痈疽发背: 用三伏天收取的紫花地丁草,捣碎,和白面,放醋中泡一夜,贴疮上,极有效。
疔疮肿毒: 用紫花地丁草捣汁服。又方:用紫花地丁草、葱头、生蜜一起捣烂贴患处。又方:用紫花地丁根、去粗皮,同白蒺藜共研为末。加油调匀涂患处。
喉痹肿痛: 用紫花地丁叶,加酱少许,研成膏,点入喉部。取吐为效。
赏析:
本诗是一首关于紫花地丁的药性、功效和使用的诗歌。首先,诗人介绍了紫花地丁的别名和各种用途,如箭头草、独行虎等,显示了其丰富的形态和多样的应用。接着,详细描述了紫花地丁的气味和主治病症,如治疗黄疸内热和痈疽恶疮等。此外,还提供了一些其他使用紫花地丁的方法和效果,比如将紫花地丁捣成汁服用或制作药膏敷于患处等。最后,通过“喉痹肿痛”一例,进一步强调了紫花地丁在治疗喉部疾病方面的效果。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紫花地丁的药用价值和应用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