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离娄、掘据、白色者名草闾茹。
气味
(根)辛、寒、有小毒。
主治
痈疽肿痛。用闾茹一两,研为末,每服一匙,温水送下。
疥疮。用闾茹研为末,加轻粉、香油调匀敷涂。
伤寒咽痛(毒气上攻发肿)。用指甲大小的闾茹一块,放口中嚼汁咽下。
诗句翻译
本草纲目 · 草部 · 闾茹
解释:这是《本草纲目》中关于“闾茹”这一植物的说明。
译文
释名:
离娄、掘据,白色的叫做闾茹。
气味:
根部分(根部)辛、寒、有小毒。
主治:
痈疽肿痛。用一两闾茹研成粉末,每服一匙,温水送下。
疥疮。用闾茹研成粉末,加入轻粉和香油调匀敷涂。
伤寒咽痛(毒气上攻发肿)。用指甲大小的闾茹一块,放口中嚼汁咽下。
注释
- 闾茹:一种中药材,通常用于治疗痈疽肿痛等疾病。
- 气味:描述其根部分的味道,为辛、寒、有小毒。
- 主治:列出了闾茹的主要用途,包括治疗痈疽肿痛和疥疮,以及用于治疗伤寒咽痛。
赏析
这首诗简单明了地介绍了闾茹这种药材的基本信息,包括它的名称、气味、主治病症以及使用方法。通过使用“离娄”、“掘据”、“白色者名草闾茹”等词汇,诗人巧妙地描绘出了闾茹的外观特征。同时,诗中提到的“用一两闾茹研成粉末,每服一匙,温水送下”等细节,展现了中医用药的智慧和对患者健康的关心。此外,诗歌还简要描述了闾茹的其他用途,如用于治疗疥疮和伤寒咽痛的症状,增加了其实用性。整体上,这首诗不仅传达了闾茹的药用价值,也反映了古代中医文化的特色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