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血不止。用干姜为末,童便调服。

赤眼涩痛。用白姜末,水调贴足心。

牙痛。用川姜(炮)、川椒,等分为末,敷搽患处。

痈疽初起。用干姜一两炒紫,研为末,醋调敷痈四周,留头。

瘰疬不收。用干姜为末,加姜汁调成糊,以黄丹为衣,每日随疮大小放药。追脓尽生肉合口,即可停药。如仍不俣,加葱白汁调大黄涂搽好愈。

附方

生姜是姜的新鲜根茎,干姜是姜的干燥根茎,干姜经过炮制,炒成外观黑色、内部老黄色,即为炮姜。

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

干姜治吐血不止,童便调服。    
赤眼涩痛,水调贴足心。    
牙痛,川姜末敷处。    
痈疽初起,用干姜一两炒紫研末,醋调敷。    
瘰疬不收,用干姜细末及黄丹衣调药。    
附方,生姜与干姜的炮制区别。    

译文:

  • 干姜治疗:干姜用于治疗吐血不止,将干姜磨成粉末,并用童便调和后服用。
  • 赤眼涩痛:用白姜末,加水调匀后涂抹在脚心上。
  • 牙痛:使用川姜(炮制)和川椒为原料,等分为末,涂抹在患处。
  • 痈疽初起:用干姜一两炒至紫黑色后研磨成末,用醋调匀后敷在痈疽周围,留出疮头。
  • 瘰疬不收:用干姜粉末与姜汁调成糊状,以黄丹为衣,根据疮的大小调整每日的用量。待脓尽生肉合口时,可以停止用药。如果病情未愈,可以用葱白汁调和大黄涂搽,促进痊愈。

关键词注释:

  • 干姜:辛、温、无毒。主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下痢。生者尤良(《本经》)。
  • 白姜:气味辛、温、无毒。主治脾胃虚冷,吃不下饭。和白干姜在浆水中煮透,取出焙干,捣为末,加陈米粥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白开水送下。
  • 川姜(炮):和川椒为原料,等分为末,敷搽患处。

赏析:
这首诗是《本草纲目》中的一段描述,主要涉及了各种情况下使用干姜的方法和功效。干姜具有温中散寒、止痛的作用,适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吐血不止、赤眼涩痛、牙痛、痈疽和瘰疬等。此外,还介绍了干姜的炮制方法以及与其他药材的配合使用。这些内容反映了古代医学对干姜的应用和认识,展现了古人对中医药理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