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痔疾。用蟾蜍一个,泥封固,火上煅存性,研为末;另取猪大一截,扎定两头,煮熟切碎,蘸蟾末吃下。如此几次,痔疮自落。
蟾酥(蟾蜍的眉间白汁,按:即蟾蜍耳上腺及皮肤腺的分泌物):
拔取疔毒。用蟾酥调白面、黄丹用成丸子,如麦粒大,插入疮中,同时以水和丸成膏贴疮上。
疔疮恶肿。用蟾酥一钱、巴豆四枚,捣烂,加饭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一丸,姜汤送下。地定会,以以蓄根、黄荆子研,酒半碗饮服促进药力。四、五次后,可食粥补身体。
一切疮毒。用蟾酥一钱、白面二钱、朱砂少许,加水调成丸子,如麦粒大。每用一丸,水送服。如疮势紧急,用葱汤送服五、七锭亦可。汗出即愈。
喉痹乳蛾。用蟾枚、草乌尖末,皂角末等分,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研一丸点患处,极有效。
本草纲目·虫部·蟾蜍探索自然药用之宝
- 蟾蜍简介
- 蟾蜍定义与别名
- 蟾蜍分布与习性
- 蟾蜍形态特征
- 蟾蜍采集与处理
- 蟾蜍捕捉方法
- 蟾蜍初步处理步骤
- 蟾蜍保存技术
- 蟾蜍药理作用
- 蟾蜍解毒功效
- 蟾蜍消肿止痛效果
- 蟾蜍抗菌消炎能力
- 蟾蜍临床应用
- 蟾蜍治疗疔疮案例
- 蟾蜍治疗慢性气管炎疗效
- 蟾蜍其他疾病治疗应用
- 蟾蜍使用注意事项
- 蟾蜍毒性及副作用
- 蟾蜍使用剂量与频率
- 蟾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 蟾蜍文化与传说
- 蟾蜍在民间信仰中地位
- 蟾蜍相关神话故事
- 蟾蜍在文学艺术中的描绘
- 蟾蜍研究进展
- 现代科技对蟾蜍研究贡献
- 蟾蜍新药开发潜力
-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 蟾蜍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蟾蜍栖息地保护重要性
- 蟾蜍可持续利用策略
- 国际合作与全球环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