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舟出东城,秋高气应肃。
虽无龙山境,华林亦不俗。
双池水清白,于以濯缨足。
飞觞坐苔石,寒泉荐幽菊。
乃登梁朝塔,观海望天目。
诸贤快先步,嗟予苦蜷局。
不及终雅兴,徙倚阑干曲。
分题寄游胜,抛砖引群玉。

甲辰九日东塔登高得玉字

【注释】:甲,指农历的干支之一。

“拿舟出东城”,意为乘船来到东门城下。

“秋高气应肃”,意指天气凉爽,秋气肃杀。

“虽无龙山境”,虽然没有像龙山那样的胜景,但这里的华林寺并不逊色。

“飞觞坐苔石”,我端坐在苔藓覆盖的石头上畅饮。

“寒泉荐幽菊”,我用清冷的泉水来泡制香气浓郁的菊花茶。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秋天的清晨,诗人独自登上东塔,眺望远方的海景和天目山,感叹自己的才思不如先贤,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无奈。

双池水清白,于以濯缨足。
【注释】:于以,介词,用……来。
“双池水”指华林寺内的两个池塘。
“濯缨足”,意为洗去帽子上的尘土。
【赏析】:诗人在华林寺内游览时,发现两个池塘水清澈见底,于是便用这水来洗净帽子上的尘土。

飞觞坐苔石,寒泉荐幽菊。
【注释】:“觞”,酒杯。
“寒泉”指清凉的泉水。
“荐”意为献祭。
【赏析】:诗人在苔石上坐下,用清凉的泉水来泡制香气浓郁的菊花茶,享受着宁静的早晨。

乃登梁朝塔,观海望天目。
【注释】:梁朝,指南宋的梁武帝时期。
“天目”即天目山,位于今浙江省西北部。
【赏析】:诗人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塔,远眺东海和天目山,感叹自己的渺小与先贤的伟大。

诸贤快先步,嗟予苦蜷局。
【注释】:“诸贤”指当时的文人墨客。
“蜷局”意为拘谨不舒展。
【赏析】:诗人感叹自己不如先贤们那样才华横溢,只能在狭小的空间里拘束自己。

不及终雅兴,徙倚阑干曲。
【注释】:“徙倚”意为徘徊不定。
“阑干”指栏杆。
【赏析】:诗人因为未能达到自己的艺术境界而感到遗憾。

分题寄游胜,抛砖引群玉。
【注释】:“分题”指各自为诗。“游胜”指游赏胜地。
“抛砖引玉”是一个成语,原意是抛出一块砖头引来许多珍贵的玉。这里比喻自己只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引出更多的佳作。
【赏析】:诗人将诗歌创作的过程比喻为投掷一块砖头,希望能激起其他文人的兴趣,让他们也来写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