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影夕连蜷,不饮吴江渚。
截断涧东天,飞来涧西雨。

【注释】

“狮子林”:地名,位于今江苏苏州市西郊,因园中多石峰状如狮而得名。

“十四首”:作者《狮子林》组诗的序号。

“小飞虹”:指小飞虹洞,位于狮子林东北隅,是一处著名的景点。

“龙影夕连蜷”:形容夕阳下的影子,像一条龙那样弯曲、盘旋。

“不饮吴江渚”:意思是说它不愿意在吴江的河滩上饮水。

“涧东天”:形容瀑布飞流直下的气势。

“飞来涧西雨”:意思是说雨水从高处飞泻而下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当时作者在福建任职,这组诗共十四首,这是其中的第七首。

此诗描写了小飞虹洞内景,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图画。诗人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把飞虹洞里的水和洞外的环境巧妙地联系起来,使读者仿佛置身其境。全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诗的前两句写飞虹洞内的景色。“龙影夕连蜷”,用拟人化手法,赋予飞虹桥上的影子以龙的形象。“不饮吴江墅”,则写出了飞虹桥上的龙影子不肯到吴江去饮水的情景,从而烘托出飞虹桥的险峻。“截断”二字,不仅表明了飞虹桥高耸入云的雄姿,而且也暗示出瀑布的壮美景观。

诗的后两句写飞虹桥外的景色。前一句“截断涧东天”中的“截断”一词,既表明了飞虹桥横空出世的雄伟姿态,又暗示了瀑布的壮观景象。后一句“飞来涧西雨”中的“飞来”二字,既表现了瀑布的动态之美,又暗示了瀑布的高悬之景。

全诗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前两句先写洞中景,后两句再写洞外景,由内及外,环环相扣;同时,前后两联之间又相互衬托、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