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吹老白蘋花,八月归船定到家。
重见彭篯生盛代,也胜贾谊谪长沙。
云帆入楚轻于鸟,江水通巴曲似蛇。
诸蹇登堂拜郎罢,吴音越语共讴哑。
【注释】
白蘋:一种水生植物,这里借指秋天。彭篯(péng qiān):传说中的长寿者。《列仙传》卷八《彭祖》:“彭祖寿八百岁。”重见彭篯:又见到了彭祖,活到八百岁。《汉书·古今人表》上说:“彭祖者,黄帝之孙也。姓钱氏。……彭祖者,姓钱氏,字铿,号铿叟。……彭祖者,姓钱氏,字铿。……彭祖者,姓钱氏,名铿。”盛代:太平盛世。贾谊《吊屈原赋》序:“贾谊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有鵩来过贾谊庭前。长沙卑湿,贾谊自伤悼,以为服食导引,固将有益于己;彭祖寿八百岁,今气已衰矣。贾生时年少,以为汉王业,亦当终始于此;乃作赋以自广。……是后贾生复言事多效。”谪长沙:被贬谪到长沙任郡守。《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生征见孝文帝,而说之曰:‘可为君王言之,臣故秦诸生,与王博士。”吴音越语:吴地的方言和越地的方言。“吴”指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地区。“越”指浙江、福建一带。讴哑:歌声洪亮。
【赏析】
此诗写于公元810年(元和五年)。诗人在南雄(治所在今广东省南雄县)送友人回湖南长沙。全诗四联,第一联写秋风起,秋花飘落;第二联赞美友人荣归故里;第三联赞扬友人的才华;第四联描写送行场面。
首联写秋风起,秋风中飘落着白苹花。秋风,点明季节,渲染出萧瑟的气氛;白蘋花,点明地点,烘托出凄凉的环境。
颔联写友人乘船归家,定能像彭祖一样长寿,比贾谊去长沙任郡守还要幸运。“彭祖”,传说中长寿的人,姓钱名铿,字铿。相传他活了八百岁。“贾谊”,西汉著名文学家,曾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至长沙。“重见彭篯”,即再次见到传说中的长寿的人。“盛代”,指太平盛世。“也胜”,意思是比“贾谊”更值得庆幸。“胜”,比较。“贾谊谪长沙”,即被贬至长沙。“谪”,指降职或降位。“江水通巴”,江水直通巴蜀,即四川。“曲似蛇”,比喻曲折连绵。“蹇”,山高不平貌。
颈联写友人乘船顺流而下,云帆如鸟,江水如蛇,其景色之美,令人陶醉。“诸蹇登堂拜郎罢”,即登上厅堂叩拜送别的客人已走完。“吴音越语”,指吴地的方言和越地的语言,这里指南方的方言。
尾联写送别宴会上,大家争相歌唱,歌颂友人的才能。“吴音越语共讴哑”,意思是吴地的方言和越地的语言同时唱起来十分和谐动听。这里的“讴哑”,既指歌声响亮,也指歌声动听。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