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龙驱白石,万里驾长虹。
扶桑望不见,吹起鲍鱼风。

【注释】

祖龙:指秦始皇。白石:即砥柱山,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西,黄河中流的峡谷上。

扶桑:传说中的神树名,东方和日本国的代称。

鲍鱼: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贝类动物,此处借指大海。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望海》组诗第三首。诗人登上了砥柱山的顶端,放眼向远方眺望。他目睹了祖国壮丽的河山,看到了黄河奔流不息的雄姿,心中无比激动、自豪。于是写下此诗,抒发自己的爱国豪情。

“祖龙驱白石,万里驾长虹。”祖龙,即秦始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想建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并派人将东海的琅琊台移至成山,筑成道观。据说当时东海有一条白石为基,巨木为柱的长桥横亘于海上,这就是今天的“砥柱”。这里说祖龙驱白石,是指秦始皇在东海建都之事。万里驾长虹,意思是说万里长桥如彩虹般横跨在海面上。这两句是说秦始皇为了建都咸阳,驱使工匠们把东海的砥柱山凿穿,并在山上建造起一道长达万里的桥梁——长虹桥,使万里黄河之水得以畅通无阻。

“扶桑望不见,吹起鲍鱼风。”扶桑,传说是一种生长在大海边的大桑树,又称木丹。这里用扶桑来代指东方或日本的国名。鲍鱼,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贝类动物。这里借指大海。诗人登上砥柱山顶之后,看到茫茫大海看不到东方的陆地,就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便想起当年秦始皇为了建都咸阳而驱使工匠凿穿砥柱山的壮举,以及万里黄河之水从东海流入渭水的情景。想到这一切,诗人不禁感慨万千,情不自禁地吟出了“扶桑望不见,吹起鲍鱼风”这样一句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