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庾山高隔暮云,哀猿啼处月纷纷。
何由化作辽东鹤,一夕飞来祭酒坟。

诗原文:

大庾山高隔暮云,哀猿啼处月纷纷。
何由化作辽东鹤,一夕飞来祭酒坟。

译文:

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位名叫荣教谕的文人。他一生勤勉,学识渊博,却因直言进谏而遭到贬谪。在被贬期间,他时常怀念家乡,感叹自己的不幸遭遇。一日,他来到大庾岭,看到夕阳西下,群山连绵,云雾缭绕。

突然,一阵猿啼声传来,声音凄婉悲凉。荣教谕心中感慨万分,不禁吟诵起诗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此时,他想起了自己的兄弟,他们曾经一起登高赏月,如今却各自天涯。

夜幕降临,月光洒满大庾岭,荣教谕仰望星空,心中涌起一股壮志凌云之情。他想象着自己化身为一只辽东鹤,展翅飞翔,一夕之间来到家乡祭酒的坟前,与亲人团聚。然而,他很快又感到失望和绝望,因为他知道这只是一场幻梦。

注释:

  1. 大庾山: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山脉之一,位于广东省北部。
  2. 暮云:傍晚时的云气,常用来形容黄昏时分的景象。
  3. 哀猿啼处:猿声悲切,常用于形容悲伤、凄凉的氛围。
  4. 辽东鹤:指神话中的仙鹤,传说中只有仙人才能乘风飞翔。
  5. 祭酒坟:荣教谕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6. 遥知兄弟登高处: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 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杜甫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 荣教谕:指诗人胡奎的朋友或同事,因事迹不详,故以荣教谕代称。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大庾山的壮丽景色和荣教谕的思乡之情,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无奈的叹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将荣教谕化为辽东鹤,表达了他对自由飞翔的向往和对现实束缚的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充满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