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车云起大风作,一雨洗天三日秋。
江上晚阴吹不散,平明遮断树梢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名为《得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第一句:
“炮车云起大风作”,描述了一幅风急云涌、天气骤变的景象。
- 炮车:古代战争中用的一种大型攻城器械,这里比喻云朵像战车的车轮般滚滚而来。
- 云起:意味着天空中云层开始聚集,变化迅速。
- 大风作:形容风势强劲,有如战场上的战鼓声。
第二句:
“一雨洗天三日秋”,描绘了一场大雨后的清新景象。
- 洗天:雨水洗净了天空,使之变得明朗开阔。
- 三日秋:秋天通常意味着凉爽和丰收的季节,此处可能指的是经过雨后,天气转凉,万物复苏,仿佛经历了一个秋天。
第三句:
“江上晚阴吹不散”,描述江面上晚来的阴云消散的过程。
- 晚阴:指傍晚时分的阴云。
- 吹不散:即使风吹拂也无法驱散这些阴云,给人一种压抑而沉重的感觉。
第四句:
“平明遮断树梢头”,描绘天亮时,雨水覆盖了树梢的景象。
- 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 遮断:雨水将树梢全部遮盖,形成了一幅水墨画般的画面。
译文:
炮车的车轮在云层中滚动,引发了一场猛烈的大风。一天下起了大雨,洗去了整个天空三天以来的秋意,使得一切显得清爽而生机盎然。然而江面上,原本阴沉的晚云却似乎被风吹不走,一直笼罩在水面上,直至天明时才被雨水完全遮蔽,树梢头也因此被水雾笼罩,宛如一幅水墨画。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场风雨过后的宁静与美丽。诗人通过强烈的视觉对比(如从“炮车云起”到“江上晚阴”),以及时间的变化(从“三日秋”到“平明遮断”),营造出一种既紧张又宁静的氛围。最后通过“水墨画”般的描绘手法,让人感受到诗中雨后世界的独特韵味。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生动的画面感和深远的情感表达,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