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言海上来,曾上妙高台。
瑞相天浮月,潮音地殷雷。
沙如金粟布,山似碧莲开。
雨带龙鯹过,云随鹤影回。
幽探还得宝,径渡不须杯。
我有登临兴,南游识善财。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和尚,他的言谈举止和行为都充满了神秘色彩。
首句”僧言海上来”,描述的是这个和尚来自海洋,这可能暗示了他的宗教背景或生活经历。
第二句”曾上妙高台”,妙高台可能是一个神秘的地点,或者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地方。
第三句”瑞相天浮月”,瑞相可能是某种吉祥的征兆,而天浮月则可能象征着月亮在天空中的漂浮状态。
第四句”潮音地殷雷”,潮音可能是海潮的声音,而地殷雷则是地面震动的声音。这里可能是在描绘一种神秘的自然现象。
第五句”沙如金粟布”,沙看起来像是金粟布,这可能是形容沙子的颜色或质地。
第六句”山似碧莲开”,山看起来像是碧莲开的花朵,这可能是在形容山脉的形状或颜色。
第七句”雨带龙鯹过”,雨带可能是雨的形态,龙鯹可能是雨滴的样子。
第八句”云随鹤影回”,云可能随着鹤的身影飘动,这是一幅美丽的画面。
第九句”幽探还得宝”,幽探可能是指深入探索,得宝则意味着获得了某种珍贵的宝物。
第十句”径渡不须杯”,径渡可能是指直接走过去,不用杯子就可以渡过。
最后一句”我有登临兴,南游识善财”,我有登上高处的兴致,南游则可能是指去南方游览。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但意境深远,充满了神秘和奇幻的色彩。它可能反映了作者对佛教或禅宗的思考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