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池中鱼,安识鱼心乐。
池鱼非子心,此乐竟何托。
乃知鱼与我,所乐皆自然。
升沉各有适,动静同一天。
北海垂天云,西江斗升水。
宁知涸辙馀,中有扶摇起。
观水固有术,观鱼意何如。
我意傥相契,烦君寄素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题观鱼图》。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第1-2句:
子非池中鱼,安识鱼心乐。
注释:
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哲学思想,即人不能真正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就像我们无法真正理解鱼的内心感受一样。这里的“子”指的是观鱼的人。
第3-4句:
池鱼非子心,此乐竟何托。
注释:
这里说明鱼儿的快乐并不寄托于观鱼人的心中。这反映了一种物我之间的界限和独立性。
第5-8句:
乃知鱼与我,所乐皆自然。
注释:
通过观察鱼儿,诗人认识到无论是鱼儿还是人类,快乐都是自然而然的,不受外界影响。这是一种对生命本性的认识。
第9-10句:
升沉各有适,动静同一天。
注释:
这句诗描绘了自然界中事物升沉变化的现象,也暗示了世间万物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和节奏,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都在一个统一的宇宙中存在。
第11-12句:
北海垂天云,西江斗升水。
注释:
这里以北海和西江的自然景象作为比喻,展现了大自然的宏伟与壮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宽广与深远。
第13-14句:
宁知涸辙馀,中有扶摇起。
注释:
通过观察干涸的水塘中的鱼虾,诗人意识到即使是在困境中也能找到生机和希望,如同那些被扶摇上九万里的凤凰。
第15-16句:
观水固有术,观鱼意何如。
注释:
这里诗人提出了观察水的学问,而观察鱼的过程又引发了对自身行为的思考,询问自己是否能够真正领悟这种自然的和谐与平衡。
第17句:
我意傥相契,烦君寄素书。
注释:
通过这首诗,诗人希望能与读者分享他的观察和思考,如果这些想法能引起共鸣,就请寄给他一本素净的书。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观鱼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和哲理的深刻感悟。他以鱼儿为喻,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关系,强调了自然法则的普遍性,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整体而言,王维的《题观鱼图》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