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霞敛遥岑,微霭生近浦。
江行得凉夜,月出鸣柔橹。
茫茫天欲浮,历历星可数。
水萤乍明灭,沙禽或翔舞。
此意与谁同,三高渺千古。

译文

在吴江的月夜下划舟,晚霞渐渐退去,远山显得更加宁静。近岸上弥漫着薄雾。
在凉夜的江边行走,看到月亮从水面上升起,发出柔和的声响。
夜空辽阔无边,星星点点,清晰可见。
水边萤火忽明忽灭,沙滩上鸟禽或飞翔或盘旋。
我此时的心情与谁共享,只有三高和千古长存。

注释

  1. 馀霞敛遥岑: 余霞,指晚霞;敛,收;遥岑(cén),远处的山峰。
  2. 微霭生近浦: 微霭,指轻雾;生,产生;近浦,靠近河岸的地方。
  3. 江行得凉夜: 行,行走;得凉夜,形容夜晚江边凉爽宜人。
  4. 月出鸣柔橹: 月出,指月亮升起;鸣,声音;柔橹,轻柔的小木桨。
  5. 茫茫天欲浮: 茫茫,无边无际的样子;浮,浮动。
  6. 历历星可数: 历历,形容星星繁多、清晰;数,计算。
  7. 水萤乍明灭: 水萤,水中的萤火虫;乍明灭,突然明亮又突然消失。
  8. 沙禽或翔舞: 沙禽,沙滩上的鸟类;翔舞,在空中飞翔并舞蹈。
  9. 此意与谁同: 与谁,与谁分享这种心情;同,相同。
  10. 三高渺千古: 三高,这里指作者自己;渺千古,意味着永恒。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画卷,抒发了作者在自然美景中感受到的心灵慰藉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的“馀霞敛遥岑”、“微霭生近浦”等句子,形象地勾勒出一幅江边的静谧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特别是“月出鸣柔橹”,不仅展现了月光下江面的美丽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随着诗的推进,诗人的情感逐渐升华,开始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以及宇宙的无限广阔。“此意与谁同”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永恒的追求,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同时,“三高渺千古”则巧妙地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自我与他人、历史进行对比,凸显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价值取向。

《吴江月下泛舟》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作品,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对生命、对宇宙的思考和追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