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夏五月,碧树始鸣蜩。
维时集群彦,觞咏共逍遥。
凭高望大海,俯见万里潮。
藻翰发奇思,华筵激流飙。
献酬各有礼,既醉复长谣。
岁月忽已迈,聚散若云飘。
佳期阻良觌,关河怅迢迢。
白鸥恋近渚,黄鹄慕层霄。
寄迹凌浩荡,游神思廓寥。
习池应不远,折简会相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表达方式。接下来我们将逐句解读这首诗,并附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诗句解析:
- 城南夏五月:“城南夏五月”指的是夏天的南方,这里的“城南”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名字或地理位置,而“夏五月”则表明了时间是盛夏时节。
- 碧树始鸣蜩:“碧树”指的是绿色的树木,“蝉声”则是夏日常见的声音。这句诗描绘了夏日初时,树上的蝉开始鸣叫的景象。
- 维时集群彦:“维时”表示在这个时候,“集群彦”指的是聚集在一起的人才或雅士。这句诗描述了文人墨客在这个时期相聚的情景。
- 觞咏共逍遥:“觞咏”指的是饮酒吟唱,这里形容文人们的欢聚生活。“逍遥”则表达了他们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生活状态。
- 凭高望大海:“凭高”表示倚靠高处,“望大海”则是远眺广阔的海洋。这句诗描绘了人们站在高处远望大海的情景。
- 俯见万里潮:“俯见”意味着低头看到,“万里潮”则是指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景象。这句诗描绘了人们从高处看到海面上壮观的潮汐变化。
- 藻翰发奇思:“藻翰”指的是精美的笔迹或文章,“发奇思”则是指发挥出惊人的创意或见解。这句诗描述了人们在文桌上挥洒自如地书写着精彩的文章。
- 华筵激流飙:“华筵”指的是丰盛的酒宴,“激流飙”则是指酒宴上激烈的讨论或辩论。这句诗描绘了人们在盛大的宴会上畅所欲言、激昂热烈的场景。
- 献酬各有礼:“献酬”指的是敬酒与回敬,“各有礼”则是指每个人都遵守礼节。这句诗描述了人们在宴会上遵循礼仪、互相尊重的情景。
- 既醉复长谣:“既醉”表示已经喝得微醺,“复长谣”则是指继续吟诵或歌唱。这句诗描绘了人们在饮酒后继续享受诗歌的乐趣。
- 岁月忽已迈:“岁月”表示时间,”忽已迈”则是指不知不觉中已经过去。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聚散若云飘:“聚散”指的是相聚与离别,“若云飘”则是指像云彩一样变幻无常。这句诗描绘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无常。
- 佳期阻良觌:“佳期”表示美好的时刻或机会,“阻良觌”则是指被阻止或错过的机会。这句诗描述了因某些原因而错过了相聚的机会。
- 关河怅迢迢:“关河”指的是边关和河流,“怅迢迢”则是指心中充满忧愁和无奈。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对远离家乡的思念之情。
- 白鸥恋近渚:“白鸥”指的是白色的鸥鸟,“恋近渚”则是指依恋近水的岸边。这句诗描绘了白鸥在近水之处栖息的情景。
- 黄鹄慕层霄:“黄鹄”指的是黄色的鸿雁,“慕层霄”则是指向往高空。这句诗描述了鸿雁向往高空飞翔的愿望。
- 寄迹凌浩荡:“寄迹”指的是寄身于某地,“凌浩荡”则是指气势磅礴的江河。这句诗描绘了人寄身于江河之广阔无垠的场景。
- 游神思廓寥:“游神”指的是游走的灵魂,“思廓廖”则是指思绪无边无际。这句诗描绘了人在思考时心境开阔、思绪飞扬的状态。
- 习池应不远:“习池”指的是经常去的地方,或者指代一个特定的地方,如学府等,“应不远”则是指在附近。这句诗表达了对某个熟悉场所的期待和向往。
- 折简会相招:“折简”指的是写信或写信时的信封折叠,“会相招”则是指相互邀请。这句诗描绘了通过书信约定相聚的场景。
译文
城南夏五月,碧树始鸣蜩。
此时群英荟萃,共酌美酒畅饮乐。
登高望远方大海,俯瞰万顷波涛涌。
笔下生花妙思飞,盛宴之上激情扬。
欢宴各展风姿态,醉后还吟长歌章。
岁月流转不觉晚,离散聚散似云行。
良辰美景难再逢,山川隔阻心惆怅。
白鸥恋水边小洲,黄鹤思翔云汉旁。
寄居江海任逍遥,思绪飞扬天地广。
常去之地不遥远,书信传情邀友朋。
赏析
这首诗是王勃的一首五言律诗,通过描绘夏日的自然景色和文人聚会的情景来抒发诗人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唐代文人追求自由、独立的个性特质以及他们面对世事变迁时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