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令江上远行人,见此应须悔离别。
君不见苍梧万仞湘水深,竹上斑斑泪如血。
【注释】
遂令江上远行人,见此应须悔离别。君不见苍梧万仞湘水深,竹上斑斑泪如血。
遂令:于是,就。
远行人:远道而来的行人。
苍梧万仞:指遥远的南方地区。
竹上斑斑泪如血:指泪水洒在竹叶上的痕迹像血一样鲜红。
【赏析】
这是一首写征人怨妇之歌的诗,抒发了征人、怨妇思念对方而无法相见的痛苦。首句“望夫石”是全诗的焦点,它象征着爱情,也象征着爱情中的矛盾与痛苦。
诗的开头两句写征人远行,看见“望夫石”,会想起自己的妻子,因而产生后悔之情。接着以苍梧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凄清的场面:湘江的水很深,而那片竹叶上的斑斑点点的泪痕就像血一样鲜红。这两句既写出了征人的怨恨,更写出了思妇的哀伤,从而表现了诗人对这一对恋人的深切同情。
“君不见”三句是对前两句的解释和说明。苍梧万仞指的是南方遥远的地区。湘水深深是指湘水很宽、水流很大,所以很难渡过去。这里比喻了两地之间的距离遥远,交通不便,因此不能相见。最后一句“竹上斑斑泪如血”则是对前面两句的进一步解释。湘竹的叶子上有斑斑点点的红色,就像是血一样。这两句既写出了思妇的悲伤,也写出了征人的悔恨与不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凄清的场面,表达了征人、怨妇对爱情的执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婚姻自由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