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情何草草,倾盖苦不早。
暌违三十年,隔越万里道。
忆在东冈日,彬彬丽文藻。
子少我当壮,子壮我复老。
人生百年内,安得长美好。
故交曙星稀,先哲流电扫。
岂无杯中物,与子一倾倒。
昨游玄都观,共觅安期枣。
挂弓榑桑枝,洗剑沧海岛。
酒阑别我去,何以慰幽抱。
楚山郁丛丛,巴水深浩浩。
愿言崇令德,黄发永相保。
【注释】
送人归贵州:送朋友回到贵州。
别情何草草,倾盖苦不早:别情为何如此草草,我们相交太晚。
暌违三十年,隔越万里道:分别已三十载,相隔万里。
忆在东冈日,彬彬丽文藻:记得当年我在东冈时,才华出众,文采飞扬。
子少我当壮,子壮我复老:你年少时我还年轻,你年长时我年老。
人生百年内,安得长美好:人生能活一百年,怎能总是美好?
故交曙星稀,先哲流电扫:老朋友像黎明前的星,渐行渐远;先贤的教诲如闪电般划过。
岂无杯中物,与子一倾倒:难道没有美酒可以与你共饮,让我们畅饮一番吗?
昨游玄都观,共觅安期枣:昨天我们一同游览了紫微宫(玄都观),还一起寻找过仙药安期枣。
挂弓榑桑枝,洗剑沧海岛:把弓箭挂在桑树枝上,洗剑于沧海之滨,意谓隐居。
酒阑别我去,何以慰幽抱:酒尽告别离去,我该如何安慰你的孤独?
楚山郁丛丛,巴水深浩浩:楚地山峦重叠,巴水浩渺无尽。
愿言崇令德,黄发永相保:愿你崇尚高洁德行,长寿安康,永远相保。
【译文】
别时匆匆,怎比得上相见时欢乐?我们相识太晚!
三十年来我们别离了,相距万里,天各一方。
还记得当年我们在东冈时,你才华出众,文章写得漂亮。
你现在年纪尚小而我正年轻,你长大后我也老了。
人生不过百年啊,怎么能够总是快乐?
老朋友已经像黎明前的星星一样稀少,而先贤的教诲也像闪电一般消失。
难道就没有美酒可以与你同饮,让我与你尽情地痛饮?
昨天我们一同游览了紫微宫(玄都观),还一起寻找过仙药安期枣。
我要把弓箭挂在桑树枝上,把宝剑洗在沧海之滨。
酒喝到尽兴时告别离去,我该如何来安慰你的孤寂?
楚地山峦重叠,巴水浩渺无尽。
愿你崇尚高洁德行,长寿安康,永远相保。
【赏析】
《送人归贵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五言古诗,此诗作于天宝元年(742)秋,王昌龄被贬为江宁丞后所作。王昌龄当时在江南,友人即将离他而去,于是写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首二句点明送别的地点和时间。“别”字表明这是一次离别的送行。从“苦不早”可知两人交情很深,所以这次分别又显得十分仓促。“何草草”,既表现了诗人的急迫心情,也透露出对方急于离开的心理。这两句写景状物,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使读者感受到二人惜别的深情。
三、四句回忆当年与友人相聚时的欢愉情景,并感叹时光飞逝,两人分离已久。“子少我当壮,子壮我复老。”用典,指孔子与颜回的关系。孔子晚年曾感慨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不及。”意思是说,孔子年轻时就立志学习。但到了四十岁才真正懂得道理,到五十岁才了解世间万事万物,到了六十岁时才能听其自然而不违逆它。到了七十岁以后就可以随心所欲而不超越礼法。可见孔子一生都是在不断追求进步的。然而现在“子少我当壮”,你年轻,我却要衰老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五六句承上启下,写自己对友人的劝慰。“人生百年内,安得长美好。”人生百年,转眼即逝,哪有长久美好的呢?言外之意是自己担心友人不能长寿,所以劝慰他不必忧虑。
七八句转入正面劝说友人不要过于伤感悲伤。“故交曙星稀,先哲流电扫。”老朋友像黎明前的星,渐渐远去;先贤的教诲如闪电般划过。这里用典,指孔子与他的弟子们在一起讨论问题的情景。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有了成就,五十岁知道了天命,六十岁耳顺了,七十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意思是说,孔子一生都在不断追求进步。然而现在“子少我当壮”,你年轻,我却要衰老了。
九-十二句写送别时的情景。“酒阑别我去,何以慰幽抱?”酒喝完之后告别离去,我该如何来安慰你的孤寂?诗人用典,指当年李白与杜甫在成都相遇饮酒时的情景。杜甫说:“何时可至秦氏楼,饮君以茶酌君酒。”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才能到成都的秦氏楼上去,为你斟上一杯酒,为你献上一杯茶呢?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之情,又表达了对友人不能长久留在身边的惋惜之情。
最后两句写景抒情。“楚山郁丛丛,巴水深浩浩。”楚地山峦重叠,巴水浩瀚无边。这里以巴水起兴,借巴水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祝愿之情。愿友人崇尚高洁德行,寿比南山,永垂不朽。
全诗语言质朴通俗而不失华贵,情感真挚热烈而不失含蓄委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