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重叠叠阴云痴,疾风骤雨常淋漓。
横流潏㶁昼夜响不息,大塍小岸日欲倾倒无能支。
为问天公如何不肯暂时霁,得非怪我噤口不作诗。
老夫今日作诗矣,天公自合生欢喜。
早赐旸光照四方,丁宁农夫作急为我车出田中水。
烂苗或有回生理,但得官租不负民不饥,敢惜妻孥饱糠秕。

庚辰苦雨谣:庚辰,即元丰四年(1083),作者时任江宁府判官。五月至六月,江南地区连续阴雨十多天,禾苗淹死,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作者忧心忡忡。

重重叠叠阴云痴,疾风骤雨常淋漓。

横流潏㶁昼夜响不息,大塍小岸日欲倾倒无能支。

为问天公如何不肯暂时霁,得非怪我噤口不作诗。(重重叠叠的乌云痴呆,疾风骤雨不断淋沥。)

横流潏㶁,日夜不停,大水漫过田野,冲倒河堤。

为问天公,为何不肯暂时放晴?难道是怪我不敢作诗吗?

老夫今日作诗矣,天公自合生欢喜。(我今日作诗了,天公应该高兴吧!)

早赐旸光照四方,丁宁农夫作急为我车出田中水。(早日让太阳光普照大地,请快快地让我的车出去排除田间积水)

烂苗或有回生理,但得官租不负民不饥,敢惜妻孥饱糠秕。(虽然稻田里的庄稼烂掉一部分,只要官府的租税不要拖欠,老百姓不至于挨饿,我愿意把妻子儿女都吃糠秕充饥。)

赏析:

这是一首借咏物而寓意深刻的诗歌。诗题“苦雨”是说雨下得很多,而且时间长,天气又闷热,对农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诗人在这首诗里用“苦雨”“重重叠叠阴云”“横流潏㶁”,来写雨下得多而且久;用“大塍小岸日欲倾倒无能支”(大田、小路、河堤都被淹没),来写雨下得大;用“早赐旸光照四方”(希望太阳赶快出来,让天下人都能看到阳光),来写天气闷热难耐。最后以“烂苗或有回生理,但得官租不负民不饥,敢惜妻孥饱糠秕”(即使稻田里的庄稼烂掉一些,只要能按时交纳官府的租税,不让老百姓挨饿,我愿意把我的妻子儿女吃糠秕)。来表达诗人关心农事和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

全诗四联,首联叙事,颔联写景,颈联抒情,尾联议论。前两联都是写雨,第三联则写雨后农民的艰辛劳动以及他们所承受的苦难,表现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尾联则抒发了诗人的情怀,也反映了当时广大农民的生活现状。

这首诗运用了比兴手法。“重重叠叠阴云痴,疾风骤雨常淋漓。”这两句诗通过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多变,暗示了农民们所承受的苦难。“为问天公如何不肯暂时霁,得非怪我噤口不作诗。”这一句则是运用了反诘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时政的不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