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麋鹿性,爱兹林壑幽。
夕泉分涧落,晴岚出树浮。
披襟挹高爽,策杖散烦忧。
归鸟引馀兴,裴回去复留。
【注释】
效韦:效仿《诗经》中《野有蔓草》的诗意。
我本麋鹿性,爱兹林壑幽:我天生就是麋鹿的性情,喜欢这深山幽谷的景致。
夕泉分涧落,晴岚出树浮:傍晚的泉水分成两道溪流流淌,晴日的山岚飘散在树林之上。
披襟挹高爽,策杖散烦忧:敞开衣襟来感受那清新凉爽的气息,拄着拐杖散去心头的烦恼。
归鸟引余兴,裴回去复留:归巢的鸟儿引来我的兴致,让我依依不舍地再次停留。
【赏析】
这是一首写山林隐逸生活的诗。诗人以“效韦”为题,意在表明要效法《诗经·野有蔓草》中主人公那种“我本麋鹿性,爱兹林壑幽”的生活情趣。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首联写自己本是麋鹿之性,爱这深山幽谷的景致;颔联写晚霞映照下,山间清泉从石缝中流出,又从树间穿行而过,山中的云雾缭绕在树木之间;颈联写诗人披散开衣襟来感受那清新凉气,拄着手杖散去了心中的烦恼;尾联写归巢的鸟儿吸引了他的兴趣,使他依依不舍。
这首诗是诗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的流露,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然、超然物外的生活理想和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优美,富有诗意,体现了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读书态度和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