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爱瓢得瓢趣,在山出山皆乐处。
十年不酌山中泉,濩落江湖随所寓。
既不学洗耳翁,弃之不耐聆松风。
又不学悬壶老,卖药藏身以为宝。
朝骑华亭鹤,暮踏碧海鲸。
身披紫绮裘,手提力士铛,与瓢倾倒如弟兄。
兴来唤明月,大瓢小瓢相与倾。
大瓢一饮累千觞,小瓢百觞亦不停。
明珠走盘落咳唾,谑浪好似东方生。
兀然一醉卧花下,月落瓢空还复醒。
春江水绿花冥冥,金华芙蓉天上青。
持瓢若饮双溪水,我亦相从来濯缨。

【译文】:

高士爱瓢自得其乐,无论在山或出山都心满意足。

十年不饮山泉水,落魄江湖随遇而安。

既不愿学洗耳翁洗耳,也不屑学悬壶老隐山林。

朝行华亭鹤,暮渡碧海鲸。

身披紫绮裘,手提力士铛,与瓢倾倒如弟兄。

兴来唤明月,大瓢小瓢相与倾。

大瓢一饮累千觞,小瓢百觞不停息。

明珠落盘声若笑,谑浪好似东方生。

兀然一醉卧花下,月落瓢空还复醒。

春江水绿花冥冥,金华芙蓉天上青。

持瓢若饮双溪水,我亦相从濯缨清。

【注释】:

  1. 高人:高尚的人。
  2. 瓢趣:即“瓢趣”。瓢,指瓢舀的器物,喻指隐居生活的乐趣。
  3. 山中泉:山中的泉水。
  4. 濩落:形容潦倒、失意、不得志的样子。
  5. 洗耳翁:传说中尧时人,因听说舜圣明,就洗掉两耳垢以听,表示敬仰。
  6. 悬壶老:古代医生的一种打扮,将药葫芦挂在腰间,形象地称医生为“悬壶老”。
  7. 华亭鹤:传说中仙人骑着仙鹤飞往华亭(今浙江诸暨)的事。
  8. 碧海鲸:传说中的巨鳌。《列子·汤问》载:“渤海之东,有五座神山……上有扶桑,树名曰榝;下有继比,长隆不死之草;上有羲和,日游不辍。”这里借指神仙。
  9. 紫绮裘:紫色的皮裘,比喻富贵。
  10. 力士铛:一种古代煮食的大鼎,相传是夏禹铸冶时所铸。
  11. 醉卧花下:形容醉后躺卧在花丛之中。
  12. 月落瓢空还复醒:月落之后,酒尽瓢空,然后又被酒唤醒。
  13. 双溪:指双溪县,位于今浙江金华一带。
  14. 濯缨:古代一种洗帽的礼仪,用水洗去帽子上的尘垢。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送人之金华》组诗中的一首。全诗通过描绘诗人送别友人至金华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望。

诗的第一句“高人爱瓢得瓢趣”,描绘了诗人对瓢这一物品的喜爱和对其乐趣的领悟。瓢作为一种古老的器皿,承载着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这里的“高人”指的是那些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他们热爱瓢这种器具,并从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接下来的诗句“在山出山皆乐处”,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无论是在山间还是出世为人,他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满足。这种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珍视和对自我价值的追寻。

诗的中间部分通过描述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诗人不愿意离开朋友而去追求更高的境界,但又觉得必须离开以完成自己的使命。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色彩。

诗的结尾部分,诗人以饮酒作乐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悦和期待。他想象着与友人重逢时的情景,希望两人能够共同享受这份喜悦。这里的饮酒作乐,不仅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重逢的期盼。这种乐观、豁达的态度,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和社会的看法,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和欣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和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