鬻熊庙鬼啾啾泣,嗣王大醉无醒日。
秦虎岂无攘袂来,楚姬犹绾纤腰立。
纤腰竞借君王顾,小子为欢老夫怖。
灵宝何堪坐授人,不闻鬼恫见天怒。
天怒无如君梦梦,独醒那能偕醉众。
醒醉都难不复支,聊借江鱼收顶踵。
不散精灵哭到今,楚俗无知抛角粽。
汨罗江
鬻熊庙鬼啾啾泣,嗣王大醉无醒日。
秦虎岂无攘袂来,楚姬犹绾纤腰立。
纤腰竞借君王顾,小子为欢老夫怖。
灵宝何堪坐授人,不闻鬼恫见天怒。
天怒无如君梦梦,独醒那能偕醉众。
醒醉都难不复支,聊借江鱼收顶踵。
不散精灵哭到今,楚俗无知抛角粽。
汨罗江位于中国湖南省岳阳市,是湘江下游一条重要支流,因屈原在此投汨罗江自尽而得名。这首诗描绘了汨罗江的壮丽景色以及当地人对屈原的敬仰之情。
我们来看第一句“鬻熊庙鬼啾啾泣,嗣王大醉无醒日。”这里提到了鬻熊庙,这是楚国的一座著名古迹,也是楚国的祭祀之地。而这里的鬼啾啾泣,指的是祭祀时鬼魂的哭泣声,反映了人们对屈原的怀念之情。而“嗣王大醉无醒日”则描绘了当时嗣王沉湎酒色,忘记了国事,以至于没有清醒地面对现实的情况。这里的大醉无醒日,既表现了嗣王的荒淫无度,也揭示了国家政治上的危机。
第二句“秦虎岂无攘袂来,楚姬犹绾纤腰立。”这里提到了秦虎,可能是秦国的一个将领或者官员。而楚姬则指代楚国的美女。两句诗共同描绘了当时楚国的政治局势:虽然有秦国的势力存在,但楚国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和尊严;而楚国的美女们仍然保持着自己的优雅和美丽。然而,这也预示着楚国即将面临的困境。
第三句“纤腰竞借君王顾,小子为欢老夫怖。”继续描述了当时的场景。纤腰竞借君王顾,意味着楚国的美女们都在争相吸引君王的关注,以此来展示自己的美艳和价值。而小子为欢老夫怖,则是说这些年轻的女子因为得到君王的喜爱而感到快乐,而老人们却因为担忧国家的前途而感到恐惧。这两句话共同描绘了当时楚国社会的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第四句“灵宝何堪坐授人,不闻鬼恫见天怒。”这里提到了灵宝,可能是某种重要的宝物或者神器。而坐授人则表示这种宝物或神器被随意地交给他人使用或者掌控。而天怒则暗示了国家可能会因此遭受重大的损失。这两句话共同表达了诗人对当时国家形势的担忧和不安。
第五句“天怒无如君梦梦,独醒那能偕醉众。”这里提到了天怒,可能是指上天对人间的惩罚或者警告。而君梦梦则表示国王沉浸在美梦中,无法醒来面对现实。而独醒那能偕醉众则表示只有国王一个人能清醒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其他人却都沉迷于享乐之中无法自拔。这两句话共同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统治者昏庸无能的批评和指责。
第六句“醒醉都难不复支,聊借江鱼收顶踵。”这里提到了江鱼,是一种常见的鱼类。而聊借江鱼收顶踵则表示诗人只能通过江鱼来寄托自己的心情和希望。这两句话共同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局势的无奈和失望。
第七和第八句“不散精灵哭到今,楚俗无知抛角粽。”分别提到了精灵和角粽。这里提到的不散精灵,可能是指那些因悲伤而哭泣的灵魂或者鬼魂。他们一直哭泣到现在,而楚俗无知抛角粽则表示楚国的人们不知道珍惜这些美好的传统习俗,反而将其丢弃。这两句话共同表达了诗人对于楚国传统文化的惋惜和哀叹。
赏析:这首七言绝句通过对汨罗江的描绘,展现了当时楚国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揭示了当时楚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状况。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历史人物屈原的描写,表达了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历史的反思。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