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童子,玉雪颜,年十四,弹猗兰。
手持三尺凤凰尾,南窗一拂南风起。
明珠落落走瑛盘,碧涧泠泠写秋水。
近传一曲度关山,变徵移商顷刻间。
落尽桐花三日雨,令人侧耳竟忘还。

【注释】

  1. 沈童子弹琴歌:指唐代诗人李端(字正一,今四川人)的《听弹琴》诗:“泠泠七弦上,静听微风来。玉清声出天上来,银海色生月中开。”此诗是仿照这首诗作的。
  2. 沈童子:即沈约,字休文(461—539),南朝齐、梁间著名文学家,著有《宋书》、《齐纪》、《文集》等。《琴赋》序说:“昔在唐世,有士人沈约,善琴,能弹琴,其音清畅,为当时之冠。”
  3. 玉雪颜:指沈约如玉般洁白的容颜。
  4. 年十四:指沈约年龄尚小。
  5. 猗兰:一种古琴名。
  6. 凤凰尾:指琴的尾部装饰物。传说凤凰有尾毛九尺,故称凤凰尾。
  7. 南窗一拂:指弹奏时右手拨动琴弦的动作。
  8. 南风起:形容乐曲美妙动人,使人仿佛感到南风拂面而来。
  9. 明珠落落:指琴声清脆悦耳,像明珠落下一样好听。
  10. 瑛盘:指琴的面板和背板。
  11. 碧涧泠泠:形容琴声清澈幽远,好像山涧流水的声音。
  12. 度关山:泛指演奏高难的曲子。关山是古代对险要地方的总称。
  13. 变徵移商:原指音乐调式的变化,此处比喻诗文的辞采变化。
  14. 桐花三日雨:比喻乐曲优美动人,使人久久不能忘怀。

【翻译】
听说有个姓沈的小孩,他的容貌像白玉般洁白,只有四岁,就学会了弹猗兰琴。
他用三尺长的凤凰尾巴当琴尾,在南窗边轻轻地一拨,南风就吹起来了。
他弹奏的琴声,就像明珠从盘子里落下来一样,清脆悦耳,又像山涧中的流水那样清澈幽远。
最近他弹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曲儿,这首曲儿可以穿过关山,让人听了之后都忘记了回家的路。
乐曲结束时,好像连三天未下的雨都给下完了似的,让人忍不住一直静静地听着,直到忘了该做什么。

【赏析】
这首诗是模仿李端的《听弹琴》而作。李端的诗以“玉清声出天上来,银海色生月中开”开头,描绘了一曲优美的琴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沈约的这首诗则进一步丰富了这一主题,通过描绘沈约少年时期学琴的情景以及弹琴时的各种细节,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沈约被描绘成一位玉雪般的少年,年仅四岁便学会了弹琴,显示出他在很小的时候就显示出过人的才华。其次,诗中的凤凰尾巴和南窗一拂南风起描绘出一幅优雅的画面,让人感受到琴声的美好和悠扬。再次,明珠落落走瑛盘和碧涧泠泠写秋水则是对琴声的具体描写,形象地表现了音乐的美丽与动听。
近传一曲度关山和落尽桐花三日雨两句,则是对乐曲的传唱和持久影响的描述,让人感受到乐曲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整首诗歌通过对沈约少年时期学琴情景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妙的画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