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将军,真丈夫。
矫如冲霄决云之快鹄,捷如追风掣电之神驹。
昔年倚剑医无闾,披甲上马擒单于。
论功分镇东海隅,紫气直贯蛟人居。
前年手把金仆姑,白日射杀三于菟。
去年捕贼黄道湖,绿林豪客一扫无。
张将军,才且武,奏鸣笳,喧叠鼓。
杏花团雪风雨晴,东风夹道吹高旌。
我徒我旅马前拜,共爱将军如父兄。
长安道上听马声,愿留将军再守盐官城。
张将军,真丈夫。
注释:张将军,真是一位真正的勇士。
译文:张将军,真是一位真正的勇士。
赏析:这句诗直接赞美了张将军的勇敢和力量,强调他的英勇无比,如同战场上的猛虎一般,无畏无惧。
送张皋百户之京
张将军,真丈夫。
注释:张皋,百户,京城,丈夫。
译文:张皋,百户,京城,勇士。
赏析:这句诗是全诗的开头,通过“张皋”和“百户”这两个词语,诗人巧妙地将张皋与百户联系起来,突出了他的职位和地位。同时,“京城”一词的使用,也暗示了张皋即将离开京城前往边疆,进一步凸显了他的英勇和忠诚。
矫如冲霄决云之快鹄,捷如追风掣电之神驹。
注释:矫,高超;快,迅疾;鹏,神鸟名;骥,骏马名。
译文:矫健如同冲破云霄的飞鸟,速度之快如同追赶风驰电掣的神马。
赏析:“矫如冲霄决云之快鹤,捷如追风掣电之神驹”,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张皋比作高超、迅疾的飞鸟和神马,形象地描绘出张皋的勇猛和矫捷。这种比喻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也为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昔年倚剑医无闾,披甲上马擒单于。
注释:无闾,山名;单于,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首领。
译文:昔日手持宝剑,勇闯无闾山;披甲上马,擒获单于王。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张皋过去英勇善战的场景,展现了他的勇气和智慧。这里的“无闾山”和“单于”都是古代传说中的地名,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为张皋的形象增添了神秘色彩,让读者更加期待下文的内容。
论功分镇东海隅,紫气直贯蛟人居。
注释:东海,指今天的山东半岛及其附近海域;紫气,祥瑞之气;蛟人,古代神话中的龙类生物。
译文:根据功劳分封到东海的边陲要地,紫气直通龙人的居所。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写张皋分封到东海的功绩,表达了对他英勇和忠诚的赞赏。诗人用“紫气直贯蛟人居”来形容张皋的功绩辉煌,仿佛有祥瑞之气直达龙人居住的地方,既展现了张皋的威武雄壮,也体现了他对国家的贡献。
前年手把金仆姑,白日射杀三于菟。
注释:金仆姑,古代一种箭名;于菟,古称野猪。
译文:前年手持金仆姑箭,白天射死了三只野猪。
赏析:这句诗描述了张皋在前年的英勇表现,展现了他在战斗中的果断和勇猛。通过“手把金仆姑,白日射杀三于菟”这两句诗,诗人生动地描绘了张皋在战场上的英雄形象,让人感受到他对敌人的毫不畏惧。
去年捕贼黄道湖,绿林豪客一扫无。
注释:黄道湖,地名;绿林豪客,旧时强盗头领。
译文:去年在黄道湖捕捉盗贼,绿林强盗头领都被剿灭。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张皋去年在战场上取得的胜利,展现了他在对抗敌人时的英勇和决断。诗人通过“一扫无”这个词语,形象地表达了张皋对敌人的强大震慑力,让读者感受到了他的威严和力量。
张将军,才且武,奏鸣笳,喧叠鼓。
注释:奏鸣笳,吹笳;喧叠鼓,擂鼓。
译文:张将军,既有才华又有武艺,奏响的笳声嘹亮而和谐,击打的鼓声响亮且连续不断。
赏析:这句诗赞美了张皋既有才华又有武艺的特点。通过“奏鸣笳”和“喧叠鼓”这两个词语的运用,诗人将张皋的声音和节奏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不仅展现了张皋的音乐天赋,也体现了他的战斗风格,让人感受到他的独特魅力。
杏花团雪风雨晴,东风夹道吹高旌。
注释:杏花,白色的花朵;团雪,形容杏花洁白如雪;风雨晴,天气晴朗;东风夹道,东风迎面吹来;高旌,高高的旗帜。
译文:杏花像雪团一样洁白,风雨过后天空晴朗;东风吹拂着道路,高高的旗帜随风飘扬。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机勃勃的气息。通过对杏花、风雨、高旗等元素的描绘,诗人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希望的力量。
我徒我旅马前拜,共爱将军如父兄。
注释:徒,同“途”;旅,同伴;马前拜,向马行礼;爱,敬爱。
译文:我们的同伴在马前行礼,共同敬爱将军就像敬爱父亲兄长。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士兵们对张皋的深厚感情和尊敬。通过“马前拜”这个动作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士兵们对张皋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时,“爱将军如父兄”这一表达,也展现了士兵们对张皋的深厚感情和亲近感,使人感受到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和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