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薄命,向谁道。
生不学空中花,死甘为墙下草。
墙下草生不离家,风中花泊天之涯。
爷娘早亡阿弟死,膝下呱呱遗一子。
妇守嫠居不二天,形影相依心若水。
【注释】
- 薄命:命运不好。
- 胡氏贡姑:即胡贞妇,唐代贞元年间庐江(今安徽舒城)人,贞元二年与夫张镒殉情自杀。后为节妇烈女的典型。
- 阿弟:弟弟。
- 膝下:指儿子。
- 嫠居:寡妇守寡。
- 二:指丈夫和儿子。
- 形影相依:像影子一样互相依靠。形容彼此十分亲密。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忠烈之妻的诗。全篇写其生前守寡守节,死则以身殉夫,表现了贞洁坚贞、忠烈不屈的高尚品德。
首句“妾薄命”,表明了这位妇女出身贫寒,生活坎坷,一生命运多舛;次句“向谁道”,是说有谁会了解她的遭遇和她内心的苦闷呢?这一句,既是对妻子的同情,也是对整个时代的控诉,反映了封建社会里广大妇女被压迫被损害的悲惨处境。
第三句“生不学空中花”,是说这位妇女在人生道路上没有机会学习那些飞来飞去的鲜花,只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遭受着种种磨难和欺凌。这里,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既形象又深刻地揭示了她的命运。
第四句“死甘为墙下草”,进一步表达了这位妇女对生死的看法。她宁愿做那墙角下默默无闻的野草,也不愿做高高在上的花朵,更不愿做被人践踏的花草。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第五句“墙下草生不离家”,是对前两句的总结。虽然身处困境,但她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不离不弃。这里的“家”字,既是对她个人而言,也是对整个社会而言。
第六句“风中花泊天之涯”,则是对这位妇女一生命运的概括。她如同那风中的花朵,飘泊不定,无法安定下来;又如同那天涯远逝的浮云,无法归宿。这里的“花”字,既是对她个人而言,也是对整个社会而言。
第七句“爷娘早亡阿弟死”,是说她失去了亲人,只剩下一个孤苦伶仃的儿子。这里的“阿弟”,指的是她的小弟弟,也就是她的丈夫张镒。这里的“死”字,既是对他个人而言,也是对整个社会而言。
第八句“膝下呱呱遗一子”,是说在她的儿子年幼时,她就已经去世了。这里的“膝下”,指的是她与儿子之间的亲情关系。这里的“遗一子”,既是对她个人而言,也是对整个社会而言。
第九句“妇守嫠居不二天”,是对这位妇女守节行为的赞扬。她守寡守节,一心一意地忠于自己的信仰和事业,不为任何外界因素所动摇。这里的“不二天”,既是对她个人而言,也是对整个世界而言。
第十句“形影相依心若水”,是对这位妇女内心世界的描绘。她的内心平静如水,与丈夫、儿子之间的关系紧密如影随形。这里的“若水”,既是指她的内心世界,也是对她与丈夫、儿子之间的关系的象征。
这首诗通过赞美这位贞烈妇女的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表达了对封建社会黑暗现象的强烈不满和对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善良、忠诚勇敢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