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里张公子,古貌又古心。
面若一尺玉,心如百炼金。
碧树阴阴绕茅屋,不惜黄金买书读。
有时梦到羲皇前,河洛图书看不足。
白昼呼童扫落花,高闲真似野人家。
堂上灵椿八千岁,彩服裁为五色霞。
白头邂逅洪都市,令我见之心即喜。
今人容貌古人心,一曲长歌吾老矣。
诗句
- 奉张公子歌:这首诗是为张公子而作的一首歌曲。
- 戚里张公子,古貌又古心:这里的“戚里”指的是张公子的家族或背景,他拥有古老的外貌和古老的心性。
- 面若一尺玉,心如百炼金:形容张公子的容貌像一尺厚的玉石一样珍贵,内心如同经过一百次炼狱般坚强。
- 碧树阴阴绕茅屋,不惜黄金买书读:在绿树成荫的地方,张公子不顾黄金的诱惑,依然选择读书学习。
- 有时梦到羲皇前,河洛图书看不足:有时候他在梦中会回到上古时期,看到河洛地区的图书,但总觉得看不饱。
- 白昼呼童扫落花,高闲真似野人家:白天他让孩子们打扫落花,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真是个像乡下人般的悠闲自得。
- 堂上灵椿八千岁,彩服裁为五色霞:他家中有一棵八百年的灵椿,他用五彩的布料做成衣服,就像五色霞一样美丽。
- 白头邂逅洪都市,令我见之心即喜:在洪城市偶然遇到张公子,见到他时心情非常高兴。
- 今人容貌古人心,一曲长歌吾老矣:现代人的外表是古人的心,一首长歌表达了我对老去的感慨。
译文
《奉张公子歌》
戚里的张公子,古貌古心。
面若一尺玉,心如百炼金。
绿树环绕茅屋下,不惜黄金买书读。
有时梦回羲皇前,河洛图书看不够。
白昼呼唤童子扫落花,高闲真似野人家。
堂上有棵八千年灵椿,五彩衣衫裁成五色霞。
白头偶遇洪都市中,一见我心即欢喜。
今人容貌古人心,一曲长歌道已老矣。
赏析
这首诗以《奉张公子歌》为题,通过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张公子的形象及其独特的气质。诗中的张公子具有古代文人的典型特征,他的外貌和心志都透露出一股古韵之美。他的衣着华丽,犹如天上仙鹤,令人瞩目。他的心境则如同历经千锤百炼的金子一般坚不可摧。
诗中的张公子还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问的追求。他不怕花费金钱和时间来购买书籍,以便更好地学习和研究。这种对知识的热爱和执着让人钦佩。此外,他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知识,能够追溯到河洛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诗中的张公子也有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他喜欢在闲暇时邀请童仆们清扫落叶,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他的家风也是古朴典雅,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诗中的张公子还展现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他喜欢在家中种下一棵千年古椿树,用五彩斑斓的衣服装扮自己,仿佛化身为一位仙女。他的这种生活状态让人感到既神秘又高雅。
诗中的最后一句“今人容貌古人心,一曲长歌道已老矣”表达了诗人对张公子的敬仰之情。他认为张公子的外貌和心性都与古人相似,而他自己也是一位经历过岁月沧桑、已经变得衰老的老人。这种对比和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张公子的独特魅力和他所代表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