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城下吊王孙,心事昭昭不待论。
一饭尚能酬漂母,后来何忍负君恩。
诗句原文:
朝登歌风台,暮入淮阴祠。
屋瓦落古木声差差。
当时握汉兵,刘项交相持。
举足有轻重,不负高帝知。
区区假王封,如何遽见疑。
良平一蹑足,帝心即转移。
全齐七十城,实为陷阱机。
后来云梦游,此祸乃致之。
卢绾且称王,耻与绛灌随。
居常独怏怏,握手逢陈豨。
事起仓卒间,不意成诛夷。
吕后固不仁,酂侯亦忍为。
先王重报功,无乃此道亏。
至今淮水南,落日啼鸟悲。
津头问漂母,一饭竟哀谁。
译文:
清晨登上歌风台,傍晚进入淮阴祠。
屋瓦坠落、古树摇曳,声音凄凉。
当时手握汉朝军队,刘、项相互争斗。
每一个举动都有分量和重量,不会辜负刘邦的知遇之恩。
只是小小的封赏,却怎么被轻易怀疑。
张良一次简单的动作,使皇帝的态度立即改变。
齐国拥有七十座城市,实际上成了致命的陷阱。
后来在云梦泽游玩时,这个祸根终于导致了灭族的灾难。
卢绾称王,但耻于与萧何、曹参等人并列。
常常独自郁郁寡欢,在与陈豨的握手中显露出敌意。
事情突发之间,没想到就成为了悲剧的结局。
吕后本就刻薄残忍,萧何也忍心做出这样的事。
先王重视报答功劳,难道我们的行事原则就此有了缺失?
至今淮水之南,夕阳下鸟儿啼叫着,充满悲伤。
在渡口询问漂母,一顿简单的饭菜,竟然令人哀伤到无人能解。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韩信的一生以及他死后的历史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诗人通过对淮阴祠的描述,不仅展示了汉代的军事家韩信的英勇事迹,还反映了他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思考。诗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以及对人性复杂多变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