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门外四三里,茅屋数间村落里。
犬吠花边惊客来,鸟投树底知风起。
主翁散步幽情多,点简菑畬早晚禾。
归来一饱有馀乐,势利炎炎如我何。
隔墙唤过邻家叟,野菜随时斟白酒。
酒后齐声唱竹枝,不觉檐前挂星斗。
诗句解析与译文:
南村题柳君宗镐卷
- 崇文门外四三里,茅屋数间村落里。 (崇文门位于北京城北,距离大约是4.3公里。这里的“四三里”指的是从崇文门到诗中的“南村”,实际距离约为4.3公里,但此处可能是为了押韵而特意夸大了距离。)
- 犬吠花边惊客来,鸟投树底知风起。 (在靠近村庄的地方,狗的吠声和鸟儿飞入树丛的行为,都显示出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自在。)
- 主翁散步幽情多,点简菑畬早晚禾。 (这里的“主翁”指的是一位老者,他喜欢在早晨或傍晚散步。“菑畬”指的是耕种的土地,而“点简”则可能是指整理田地的动作。这些活动展示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 归来一饱有馀乐,势利炎炎如我何。 (当这位老者回到家中,他能够享受到一顿丰盛的晚餐。然而,面对社会的名利追逐,他感到既无奈又困惑。)
- 隔墙唤过邻家叟,野菜随时斟白酒。 (通过敲门的方式邀请邻居的老人共享野菜和美酒。这种邻里之间的亲密互动,展现了乡村社会的温暖和人情味。)
- 酒后齐声唱竹枝,不觉檐前挂星斗。 (在饮酒之后,村民们一起唱歌,歌声回荡在整个村庄。他们甚至忘记了时间,直到星星开始在屋顶上闪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典型的中国乡村生活场景,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捕捉,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诗中的老者,虽然身处喧嚣的城市之中,却能享受乡村的宁静和自由,这种反差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思想价值。同时,诗人通过对邻里关系的描绘,展现了农村社会的温暖和团结,也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人际关系观。整体上,这首诗以其朴素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尊重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