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穿针乞巧归,玉阶露染素秋衣。
长河尚有桃花浪,红晕偏侵织女机。
这首诗的原文是:
滇南月令词五首 其三 七夕桃花
月下穿针乞巧归,玉阶露染素秋衣。
长河尚有桃花浪,红晕偏侵织女机。
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月下穿针乞巧归,玉阶露染素秋衣” —— 在月光下穿针乞巧(乞求心灵手巧)回来,玉阶上被露水打湿了衣服。
“长河尚有桃花浪,红晕偏侵织女机” —— 长河上还有桃花盛开的波浪,红色晕影恰好落在织女星机的织布机上。
注释:
- “月下穿针乞巧归,玉阶露染素秋衣” —— 在月光下穿针乞求心灵手巧然后回家,玉阶上被露水打湿了衣服。这里用“月下”来表示时间是在晚上,用“乞巧”来形容女子对爱情的向往和祈求,用“穿针”来形象地描绘了女子们乞求爱情的场景。同时,“玉阶露染素秋衣”中的“玉阶”、“露”、“染”、“素秋衣”等词语都带有丰富的意象。
- “长河尚有桃花浪,红晕偏侵织女机” —— 长河上还有桃花盛开的波浪,红色晕影恰好落在织女星机的织布机上。这里的“长河”指的是大河、河流的意思,“桃花浪”则形容了河水中漂浮着的桃花花瓣形成的波浪,而“红晕偏侵织女机”则描述了织女星机上的红色晕影正好被桃花浪所侵扰。
赏析:
这首诗以七夕节为背景,描写了七夕之夜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形象的描绘,将这个传统节日的美丽景色展现出来。诗中的“月下穿针乞巧归”形象地描绘了女子们在月光下穿针乞求心灵手巧的场景;“玉阶露染素秋衣”则通过“玉阶”、“露”、“染”、“素秋衣”等词语,营造出了一个宁静、美好的夜晚氛围;“长河尚有桃花浪,红晕偏侵织女机”则通过对长河上桃花盛开波浪和织女星机上的红色晕影的描述,展现了七夕节的美丽景色。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很好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