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三五月,二八还复缺。
他乡见月团,何如在家欢。
在家杯酒暖,在路衣裳寒。
泪随天河水,流向海东边。
海东有弱流,转首为桑田。
哀哀精卫鸟,冤苦相交煎。
含情诉明月,愿月长在天。
云来月暂晦,云去月依然。
瑶琴弹别鹤,会待知音传。
诗句解释与赏析
第一部分:望月吟 - “明明三五月,二八还复缺。”
- 关键词: 明、三月、二八、缺
- 注释: “明”表示月亮明亮的样子。”三月”指农历的第三个月,即暮春或初夏。”二八”指的是农历每月的二十日,在古代常用于描述女性的美丽。”缺”在这里形容月亮的不完整,可能是因为云层遮蔽了月光。
- 赏析: 此句描绘了诗人看到不完美的满月,表达了对完美无缺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第二部分:他乡见月团,何如在家欢。
- 关键词: 他乡、月团、家欢
- 注释: “他乡”指的是远离家乡的地方。”月团”形象地描述了圆而亮的月亮。”家欢”则代表了在家中团圆时的欢乐。
- 赏析: 通过对比在外漂泊时看到的月亮和家中团聚时的月亮,诗人表达了对家的深深思念和对团聚的珍视,反映了人对归属感和亲情的渴望。
第三部分:在家杯酒暖,在路衣裳寒。
- 关键词: 家、酒、暖、路、衣、寒
- 注释: “在家”指的是在家中享受温暖。”酒杯”代表温馨的聚会。”在路”则表示外出行走。”衣裳寒”形容在外面时衣物变冷。
- 赏析: 此句揭示了在外旅行时与在家的不同感受,强调了在家的舒适与在外的寒冷,突出了对家庭温暖的依赖。
第四部分:泪随天河水,流向海东边。
- 关键词: 泪、天水、河、海东
- 注释: “泪”是眼泪,”天水”可能指天空中流动的水,这里隐喻泪水。”海东”指海边的东侧,可能象征遥远或悲伤的归宿。
- 赏析: 通过比喻,诗人表达了自己如同被无情命运牵引的泪水,无法自主地流向远方,反映出对命运无奈的感慨。
第五部分:海东有弱流,转首为桑田。
- 关键词: 海东、弱流、桑田
- 注释: “海东”指海边。”弱流”可能是微小的流水,暗示生命的脆弱性或变化无常。”桑田”是桑柘之地,意指巨大的变化。
- 赏析: 此句通过海东弱流与桑田巨变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世事变迁无常的哲理。
第六部分:哀哀精卫鸟,冤苦相交煎。
- 关键词: 精卫、冤苦、交煎
- 注释: “精卫”是一种传说中的小鸟,常被用来象征执着的精神。”冤苦”表示不幸或苦难。”交煎”意味着两者相互煎熬。
- 赏析: 通过描述精卫鸟的不懈抗争,诗人表达了对坚持与毅力的高度赞扬,同时也暗喻了自己面对困境时的无助与痛苦。
第七部分:含情诉明月,愿月长在天。
- 关键词: 含情、明月、长在
- 注释: “含情”表示充满情感地倾诉。”明月”常用来寄托思乡之情,也是诗人希望的象征。”长在”意味着永远存在。
- 赏析: 诗人以明月为媒,向月亮倾诉自己的心愿,希望月亮能伴随自己直到永远,体现了对永恒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第八部分:云来月暂晦,云去月依然。
- 关键词: 云来、月晦、云去、月依然
- 注释: “云来”表示云朵出现。”月晦”意味着月亮被遮挡。”云去”表示云消失。”月依然”则表示月亮依旧存在。
- 赏析: 此句通过云和月的关系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无常,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变之物——月亮的欣赏与珍惜。
第九部分:瑶琴弹别鹤,会待知音传。
- 关键词: 瑶琴、别鹤、知音、传
- 注释: “瑶琴”指的是珍贵的乐器或高雅的音乐,”别鹤”可能是指别离的鹤,象征着离别或高洁的志向。”知音”是指理解自己心意的人。”传”表示传递或传承。
- 赏析: 诗人用瑶琴和别鹤的意象来表达自己对知己的渴望,希望能够找到理解自己的人,共同分享音乐与人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