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田水深愁没稻,高陇地乾多稗草。
地势由来苦不平,农家辛苦何时了。
低田车水出下塘,高陇翻江朝夕忙。
秋来雨多禾耳黑,县吏索租催上仓。
东家借米依程限,剜却心头医得眼。
宁教借米倍还人,莫遣打门官吏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田家二首·其一》。以下是诗句的翻译和注释:
低田水深愁没稻,高陇地乾多稗草。
译文:低洼田地里的水很深,担心水稻被淹死,高高的田垄干枯了太多杂草。
注释:低洼田地的水深,意味着水稻可能无法生长;而高田中的杂草过多,说明田主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地势由来苦不平,农家辛苦何时了?
译文:地形本来就很不平,农民们辛勤劳作何时才能结束?
注释:这里的“苦不平”指的是土地的不平整,农民们在这样的环境下耕作非常辛苦。低田车水出下塘,高陇翻江朝夕忙。
译文:低洼的田地用车子运水到塘里灌溉,高田则需要整夜翻耕。
注释:低洼田地用水车将水送到塘中,高田则需整夜翻耕以保持土壤湿润。秋来雨多禾耳黑,县吏索租催上仓。
译文:秋天雨水多到了让稻谷变黑的地步,县里的官吏催逼交租进仓库。
注释:这里的“禾耳黑”指的是因为雨水多而使稻谷变得潮湿。县里的官吏催逼交租是为了确保收成能被充分利用。东家借米依程限,剜却心头医得眼。
译文:东边的邻居借给我一些米,按照约定的时间还款,让我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注释:这里的“依程限”指的是遵循约定的时间,“剜却心头”表示从心中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医得眼”指的是治愈了心灵的创伤。宁教借米倍还人,莫遣打门官吏嗔。
译文:宁可借来的米要加倍归还给人,也不要让衙门的官吏生气。
注释:这里的“倍还人”表示加倍地归还给别人,“莫遣打门官吏嗔”则表达了宁愿自己承担风险也不愿意激怒衙门官员的想法。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农田的景象和农民的生活,反映了唐代农村的艰苦环境和农民的辛劳。诗中对低洼与高垄田地的对比,以及不同地区农民的不同生活状态,都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农民的无奈。此外,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对封建社会制度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