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舟缘西溪,风物始虚爽。
忽得通真岩,众喜得奇赏。
石壁倒千仞,洪涛漱中广。
通天贯灵窍,云气恣来往。
玉髓堕阴滴,莲花抱烟长。
居然神仙窟,所愧系尘鞅。
缅怀柳愚溪,千载寄幽想。
其人虽已没,精华尚星朗。
愿言作新亭,延此烟月党。
今古两悠悠,江波日东响。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联:荡舟缘西溪,风物始虚爽。

  • 翻译:荡船沿着西边的溪流行驶,四周的风景开始显得空灵清爽。
  • 注释:这里用“风物”来描绘沿途的自然美景,暗示随着船只的前行,周围的景色也变得愈发清晰和生动,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 赏析:此句通过“荡舟”与“风物始虚爽”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在游历过程中对自然景观变化的细腻感受与内心世界的宁静。

第二联:忽得通真岩,众喜得奇赏。

  • 翻译:突然发现了通真岩,大家都很高兴得到了一次难得的欣赏机会。
  • 注释:“通真岩”指的是某个著名的自然景观或人工构造的岩石景点,此处可能是作者意外发现的某个特别的地方。
  • 赏析:这里的“忽得”表达了发现这一景观时的惊喜之情,而“众喜得奇赏”则反映了众人对于这个新发现的共同欢愉和赞赏。

第三联:石壁倒千仞,洪涛漱中广。

  • 翻译:巨大的岩石峭壁直插云霄,巨浪在峡谷中奔涌咆哮。
  • 注释:描述了通真岩所在的地形地貌特点,突出其宏伟壮观的天然景观。
  • 赏析:通过“石壁倒千仞”、“洪涛漱中广”等形象的描写,展现了通真岩所在环境的壮阔和力量感,增强了文本的感染力。

第四联:通天贯灵窍,云气恣来往。

  • 翻译:仿佛有通天的道路贯穿着灵气的通道,云雾缭绕自由地往来。
  • 注释:这里的“通天贯灵窍”是对通真岩内部结构的一种神秘想象,“云气恣来往”则是对周围环境气氛的描绘,云气自由流动的景象增添了一份神秘与梦幻。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构建了一个既具神话色彩又充满诗意的自然空间,让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神奇体验。

第五联:玉髓堕阴滴,莲花抱烟长。

  • 翻译:如同美玉般晶莹的水珠从高高的岩石上滴落下来,莲花般的花朵紧紧抱着烟雾缭绕。
  • 注释:通过对水珠和莲花的描述,诗人试图传达一种清雅脱俗、超凡入圣的意境。
  • 赏析:这一联将自然界的元素转化为富有象征意义的文化意象,使诗歌的美学层次得到进一步提升。

第六联:居然神仙窟,所愧系尘鞅。

  • 翻译:这里竟然是传说中的仙境,我自感惭愧因世俗之牵绊而不能长久留连。
  • 注释:“居然神仙窟”表达了作者对于通真岩神奇景观的惊叹和赞美,“所愧系尘鞅”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身不能长期停留在此地的遗憾和自我反省。
  • 赏析:这句诗不仅表达了对美景的赞叹,还反映了作者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认识和感慨。

第七联:缅怀柳愚溪,千载寄幽想。

  • 翻译:怀念那位名叫柳愚溪的人,他的智慧和才能跨越千年仍然让人遐想无限。
  • 注释:这里的“柳愚溪”可能是作者仰慕的人物,通过怀念这位先贤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 赏析:通过怀念一个历史人物,诗人表达了对知识与智慧传承的尊重以及对古人伟大成就的崇敬。

第八联:其人虽已没,精华尚星朗。

  • 翻译:虽然他已经去世,但他的智慧和美德依然闪耀如星辰一般明亮。
  • 注释:这里的“其人”指代的是柳愚溪,强调了其影响力和贡献。
  • 赏析:通过对比“其人虽已没”和“精华尚星朗”,诗人表达了对于逝去英灵的缅怀和对其精神遗产的高度评价。

第九联:愿言作新亭,延此烟月党。

  • 翻译:我愿意在这里建一座新的亭台,以延续这里的烟云月色的美好时光。
  • 注释:“烟月党”可能是指一种追求自然和谐、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
  • 赏析: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向往自然、追求心灵平静的愿望,希望通过建设新亭来延续这种美好的氛围。

第十联:今古两悠悠,江波日东响。

  • 翻译: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时间都悠悠地流逝,江水在朝阳下泛起涟漪。
  •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时间和变迁的感悟,以及自然界恒久不变美的赞美。
  • 赏析:通过对比古今、今古和江水三者的关系,诗人展现了对时间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不变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