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游秋山静,偃蹇群松苍。
田家谷新熟,平郊散牛羊。
野草摇众色,寒花净孤芳。
悠然忽终日,尘鞅聊相忘。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分析技巧并结合诗句的理解来回答问题。首先读懂原诗,然后把握其思想主旨。注意本题的“关键词”,这是赏析的基础,要准确理解。

【答案】

译文:

独自漫步在秋山中寂静无闻,松树高耸挺拔苍翠茂盛。

农田的庄稼已成熟,平原上牛羊散布四散。

野草随风摇摆,五彩缤纷;寒花独放清香。

悠哉游哉地度过了一整天,尘世烦恼暂且忘却。

赏析:“静观寺”即静观寺,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城北5公里处的柳塔镇。是佛教净土宗发源地之一,也是汉传净土宗祖庭。该寺创建于北魏永平三年(公元510年),初名善济寺。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唐高祖李渊赐给大慈恩寺。唐太宗李世民又敕赐为“静观寺”。

静观寺,位于陕西榆林靖边城北五公里的柳塔镇,始建于北魏永平三年(510年),唐代贞观五年(631年)改名为“大慈恩寺”,唐太宗李世民又敕赐名为“静观寺”。 寺院坐东向西,依山而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大雄宝殿为全寺主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黄绿琉璃瓦覆顶。殿前置一佛阁,内供释迦牟尼佛像。殿前有一石柱,刻有“敕赐静观寺”六个大字。

静观寺为净土宗发源地之一,净土宗以“念佛求生净土”为主要修行方法。据《莲华经》、《阿弥陀经》等经典记载,阿弥陀佛成道时曾立下四十八大愿,其中第一愿就是“愿我临寿终时,百千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菩萨摩诃萨等,即时俱发无上正觉心,悉至我刹,同证菩提。”因此,“西方极乐世界”成为所有信众所向往的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