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女双双下紫霄,踏歌江渚采兰苕。
凭将嶰谷伶伦管,送入钧天协凤韶。
注释:灵女的双影双双降落在紫霄,她们踏着歌声来到江边采摘兰草。
请让嶰谷伶伦的乐器,送入天界与鸾凤共鸣。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友人邬户曹佩之的一首诗。诗中描述了灵女们轻盈地降临紫霄,她们踏着歌声来到江边采摘兰草的场景。灵女们用嶰谷伶伦的乐器,向天界的鸾凤演奏,希望它们能共鸣,传达出美好的祝愿。整首诗充满了浪漫的气息和对友情的珍视。
灵女双双下紫霄,踏歌江渚采兰苕。
凭将嶰谷伶伦管,送入钧天协凤韶。
注释:灵女的双影双双降落在紫霄,她们踏着歌声来到江边采摘兰草。
请让嶰谷伶伦的乐器,送入天界与鸾凤共鸣。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友人邬户曹佩之的一首诗。诗中描述了灵女们轻盈地降临紫霄,她们踏着歌声来到江边采摘兰草的场景。灵女们用嶰谷伶伦的乐器,向天界的鸾凤演奏,希望它们能共鸣,传达出美好的祝愿。整首诗充满了浪漫的气息和对友情的珍视。
秋至梁王苑,何人赋最多。 【注释】秋天到了梁王的园林,谁的诗赋最多? 【赏析】首两句点明时令、地点和人物,是全篇的总纲。“秋至”表明季节为深秋,“梁王苑”即梁园,这是作者寄情的地方。《文心雕龙·诠赋》说:“贾孟坚《典论》,拟议者乃为《辨骚》,泛论者变为《庄》、《雅》,区以别义,有似《诗》三百篇。”这里用贾谊《吊屈原赋》中的“屈子”一词代替屈原,既表明了时代背景,又暗示了作者的用意。“赋最多”
【注释】 甲戌:天干地支六十甲子中的第一个,指农历正月初一。 除夕:旧时农历年的最后一天。 南郡:古地名,今属湖南省衡阳市。 迎春律:迎接新春的节令。律,指节气。 罢雪:《汉书·律历志》载,冬至后第三个戊日为大雪,至小寒后第五个戊日为大寒,至立春节后第七个戊日为雨水,至惊蛰后第八个戊日为谷雨,到立夏后第九个戊日为小满,至立秋后第十个戊日为处暑,至立冬后第十一个戊日为小雪
《甲戌除夕 其四》是明代诗人顾璘的作品,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而著称。 “细雨知冬尽,催花故媚春。” 这两句诗描绘了细雨带来的春意,它不仅驱散了冬日的严寒,更带来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细雨如同春的使者,无声地唤醒了大地,使得万物复苏。这里的“催花”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花开,更多的是对生命力的赞美和歌颂。顾璘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他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也暗示了他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
【注释】: 贾生:指贾谊,西汉初年著名文学家。大梁:即河南开封。王左诸贤:王公贵族中的贤者。 不见贾生久,天南空断肠。 贾谊被贬时曾路过此地,作者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贾谊的追忆与怀念。 天南:指南方。 雅文清庙瑟,儒术仲尼堂。 雅文:高雅的文章。清庙:祭祀用的庙宇。这里指朝廷,指朝廷的政治。仲尼: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心事疏鸿雁,贤罗失凤凰。 心意像鸿雁一样疏离,贤才像凤凰一样失去踪影。 乾坤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诗人苏轼创作的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以及相应的译文和赏析。 1.诗句解析与译文: - 甲戌除夕 其二:这是诗的题目,"甲戌"可能是指特定的一年或日期,“除夕”指的是每年农历年的最后一天。"其二"暗示这是一组诗中的第二首。 - 堂吏封州印:描述了一位官员在封州(可能是一个行政区)衙门工作的场景。"堂吏"指的是管理官府文书的小吏,"封州印"则是指官员所掌管的印章
【注释】 奉答乔衡州:指诗人对同僚乔衡州的酬答。 荒城:荒凉的城池,这里指诗人所在地。 使者:指来传递消息的人。 尺牍:古代书信的别称。 惊文古:使文辞古雅、质朴的书信。 绨袍:用粗丝织成的衣服,这里比喻友情深厚。 清泽水:清澈的水,象征纯洁的友情。 祝融峰:南岳衡山的主峰。 咫尺:形容距离非常近。 神交:精神上相通。 经年:一两年。 阻过从:阻碍往来。 【赏析】
【注释】: 胜地:风景优美的地方。 何限:多么,多。 残雪满:残存的雪花布满了。 烈风:猛烈的风。 浪迹:四处漫游,到处游荡。 留岩壑:留在岩洞和山沟里。 幽襟:幽静的胸怀。 薜萝:香草名,也作藂、蘼。 俗尘:世间杂念。 休见染:不要被污染。 问维摩:向维摩诘请教。 【赏析】: 《湘山露胜亭》是唐代诗人王勃所作的一首五绝诗,此诗描绘了湘山露胜亭周围的自然风光。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风格豪迈
【诗句注释】 初:开始。望之:指李德裕,字望之于唐宪宗时曾任宰相、翰林学士承旨等职。量移:量才授官职,这里指李德裕被贬官至汶上。 逐客:被流放的客人,这里是李德裕自谦的自称。承优诏:接受皇帝的诏书。宁亲得近居:让亲人得以安居。 主恩:皇上的恩德。天地大:恩德如天覆地载,无边无际。臣节:臣子的节操。死生馀:生死之外,指尽忠报国。 鲁邑:即兖州,今属山东。鸡初割:指朝廷下令宰杀一只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描述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元夜 - 释义:元宵节的夜晚。 - 译文:在元宵节的夜晚,月光照满了千家万户。 明月满千门 - 释义:明亮的月光洒满了千家门户。 -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满了千家门户。 时清乐事繁 - 释义:这个时候,清闲快乐的节日活动特别多。 - 译文:这个时刻,清闲快乐的节日活动特别多。 酒香浮夜市 - 释义
【注释】 (1)甲戌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 (2)臈(líng 林):山间积雪。 (3)红泉:指红色的温泉。动春:解冻,春天到来。 (4)两年迁客地:两年来,诗人被贬谪在边远地区。 (5)黄鹄长垂翅:黄鹄(hú 胡)是一种大型游禽,这里借指自己。 (6)苍鹰不附人:苍鹰,指猛禽,这里比喻有才能的人。 (7)山林无限好,犹自恋风尘:尽管山林美好,但诗人仍留恋官场。 【赏析】
诗句原文: 竹君不及花奴色,可惜相知眼中少。 阮籍元非曲糵徒,王猷独擅人伦表。 注释译文: - 竹君:这里比喻竹子,因为竹子常常被用来象征高洁和坚强的品质。花奴:指的是美丽的花朵,通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动人。 - “可惜相知眼中少”: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中美好事物的向往与遗憾,即理想中的伴侣或知音难以寻找。 - 阮籍: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以其独特的才华和深沉的情感著称。 -
下面是对《修竹吟和邬户曹佩之十二首其十二》的逐句翻译与注释: - 第一句:“小径中林宛转通,薇花秋晚堕疏红。” 【译文】:在小路上漫步穿行,森林深处蜿蜒曲折。秋天晚上,薇草的花凋落稀疏的红色花瓣。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森林小径中的景象。"小径"、"中林"暗示了诗人行走的环境是山林之中,“宛转通”形容小径曲折蜿蜒,给人以幽深莫测的感觉。"薇花"是指薇草,一种常见的植物
【注解】 1. 宜男:吉祥如意的意思。 2. 照耀后庭春:比喻家庭和睦、幸福,后庭指的是内室的东边,春在这里是美好的意思。 3. 笑杂兰芽插鬓唇:形容女子美丽动人,像兰花一样娇美。 4. 良夜绣帷传吉梦:在美好的夜晚,绣着花帷帐里传来了吉祥的消息。 5. 双双抱送玉麒麟:指男女成婚,一起抱走象征高贵的玉麒麟,象征着婚姻的美满和幸福。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温馨浪漫的画面
【注释】 籊籊:竹竿交错的样子。淇园:指淇水之滨。青:绿色。华省:指朝廷。映朱栏:指朱门。吟空:比喻高洁的节操和美好的情操。鸾凤:指凤凰。清风远:比喻品格超群,不受世俗污染。龙蛇:指蛟、螭等水中之物。白昼寒:比喻清正廉洁。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写竹竿的挺拔,后两句写竹子的高洁。首句写竹竿挺拔;次句写移植华省的竹子;三句写竹子的品性;末句写竹子在白昼仍保持其清高洁白。全诗语言简洁
注释: 荆江,指长江。浒,水边。䇢,荒芜。仙台,神仙所住之处,此处指庐山。尺五天,指庐山上的五老峰,相传是仙人居住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赞美了庐山的自然之美。首句“荒云漠漠荆江浒”,以荒凉的云雾笼罩着江边,营造出一种宁静、神秘的氛围,为后文的描写奠定了基础。接着,“霜霰萧条残野䇢”,寒气袭人,野草凋零,进一步衬托出庐山的冷峻与苍茫。然而,这并非全无生气
注释:在空荡的堂屋里,三伏天的炎热逐渐转凉,满院浓重的阴云洒下碧绿的流水。竹竿上挂着晶莹的霜珠,挺拔而寒;竹叶上轻轻吹过一丝风,发出萧瑟的响声。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夏日景色的诗,通过对竹的描绘,表现了夏日的清凉与舒适。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空荡的堂屋与浓重的阴云、晶莹的霜珠与轻吹的微风、竹竿上的寒气与叶片上的轻风进行了对比,使得整首诗的画面感更加强烈。同时,诗人还通过对竹的细致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