籊籊淇园青竹竿,移栽华省映朱栏。
吟空鸾凤清风远,堕地龙蛇白昼寒。
【注释】
籊籊:竹竿交错的样子。淇园:指淇水之滨。青:绿色。华省:指朝廷。映朱栏:指朱门。吟空:比喻高洁的节操和美好的情操。鸾凤:指凤凰。清风远:比喻品格超群,不受世俗污染。龙蛇:指蛟、螭等水中之物。白昼寒:比喻清正廉洁。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写竹竿的挺拔,后两句写竹子的高洁。首句写竹竿挺拔;次句写移植华省的竹子;三句写竹子的品性;末句写竹子在白昼仍保持其清高洁白。全诗语言简洁,意境幽深,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
这首诗的作者介绍见《唐诗三百首》。
王维(701—761),唐代诗人,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与孟浩然合称“王孟”,为中国著名文学家、画家,诗歌开创了山水诗一派。苏轼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在文学上尤长于五言诗,多咏山水田园之作,与孟浩然合称“王孟”。绘画方面亦颇有造诣,擅名于世,被后人誉为“诗佛”。历代帝王均对其作品倍加推崇,尊为“天下文宗”。王维的著作有文集三十卷,诗集13卷。他的诗歌大多反映山川景色,善于刻画自然景物,并以此衬托人物的精神面貌。王维又是一位杰出的画家,尤精于画松石,以画松石闻名于世。他的画作在唐初就已声名远播。据记载,他曾经为唐太宗创作过屏风画,画面中画了一片高山和几棵古松,形象逼真生动。此外,他还擅长音乐,尤其擅长弹奏古琴。相传王维曾用古琴演奏出“泠泠七弦”的美妙声音。他的这种才能在他晚年时得到了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