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斗其根,瓦齧其节。
苦而瘠不遁其贞,郁而苍不昧其洁。
不汶汶于风尘,不矫矫于霜雪。
岂其与道逍遥,故能坚齿发而寿岁月也耶。
石菖蒲的根在石头上,石菖蒲的节被瓦片咬断。
虽然苦而瘠,却不放弃它的贞操;虽然郁郁苍苍,却不掩饰它的洁身自好。
不被风尘所侵蚀,不被霜雪所改变。
难道是因为它与道为邻,所以能坚齿发而寿岁月吗?
石斗其根,瓦齧其节。
苦而瘠不遁其贞,郁而苍不昧其洁。
不汶汶于风尘,不矫矫于霜雪。
岂其与道逍遥,故能坚齿发而寿岁月也耶。
石菖蒲的根在石头上,石菖蒲的节被瓦片咬断。
虽然苦而瘠,却不放弃它的贞操;虽然郁郁苍苍,却不掩饰它的洁身自好。
不被风尘所侵蚀,不被霜雪所改变。
难道是因为它与道为邻,所以能坚齿发而寿岁月吗?
【注释】 李令伯:指东汉末年李膺,字元礼。少时因犯法被禁锢,后出仕为太中大夫,有清名,为“三君”之一。 违:违反。 长全:保全。 皇天:对天的尊称。 共闻:共同听闻。 应门:指迎接宾客的门户。这里指官署的门。 期:古代计算年龄的单位。这里指兄弟或堂兄弟。 亲:指亲属或朋友。 饮食汤药:饮食和服药的事。 祖母:祖母,母亲的母亲。 视:看作。 缓则俱生,急则俱死:意思是在宽裕的时候都活着
陶渊明赞 晋室之遗,荆州之裔。 耻事义熙,宁死栗里。 公田之秫,三径之资。 安能郁郁,久居于兹。 何物小儿,应束带见。 彼五斗粟,谓我眷恋。 秋风吹衣,秋霜沾裾。 卿用卿法,吾爱吾庐。 注释: 1. 晋室之遗:指晋朝的余韵、遗风。 2. 荆州之裔:指陶渊明是荆州人。 3. 耻事义熙:以不愿为宋武帝刘裕之子刘义熙(晋简文帝)做事为耻。 4. 宁死栗里:宁愿在栗里这个地方死去。 5. 公田之秫
李太白赞 玄元奕叶圣神孙,邈然跨海超无垠。 锦袍淋漓舞郁轮,秕糠斯文遗世纷。 羿娥招摇迎帝阍,诉以九河导昆仑。 飞鱼挟辀湘女嫔,回光下照扶桑暾。 洞庭钧天弭节闻,俯仰一笑三千春。 天台子微未足论,大儿汾阳谁与伦。 知章识公尚几尘,日衡气机与地文。 采石之水青山云,魑魅夜啸狌鼯坟。 吁嗴夫人此栖神,文或不死非其存。 注释: - 玄元:指道教中的宇宙本源,即天地万物的开始。 - 奕叶圣神孙
【注释】 伯夷叔齐:春秋初年孤竹君长子,次子。兄弟二人因反对周武王伐纣,逃到首阳山饿死。 人之大伦:人之常情。人伦,即人伦关系,指父子、君臣、夫妻之间应有的关系。 笃(dǔ)于君亲:忠于君父。 昆弟:兄和弟。 弃家如遗:抛弃自己的家就好像丢弃东西一样。 并弃其身:同时抛弃自己的身体。 蜕(tuì)泥滓:脱去身上的外皮。比喻死亡。 揆义而使:按道理办事。揆,通“类”。 诺否:答应和不答应。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有“诗佛”之称。他的诗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对人生的感慨。 诗句释义: 丘氏故园:丘氏,指唐代诗人王维;故园,即他的故居。 魏公大府司农居,园出东厢百步馀。 魏公,指唐朝时期的名臣魏徵;大府司农,是古代官职,主管农业生产。故居位于魏徵的故居,园子在东厢有一百多步的距离。
下面是诗句的原文: 宜城竹叶酒,女子数钱沽。 上马问儿童,醉似山公无。 这首诗是明代孙作的作品《大堤曲四首·其四》。其中“宜城竹叶酒”指的是一种酒,而“山公”在这里代指的是魏文帝曹丕,因为他爱酒好饮,所以后人用“山公”形容嗜酒之人。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1. 作者简介: - 孙作,明朝著名文学家,其诗作风格独特,善于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社会现象的批评。 2.
注释: 1. 归带惠泉邀诸友茗饮:带着惠泉的酒邀请朋友们一起喝茶。归带,指携带着惠泉水回来。 2. 江南浙山俱可人,泽北惠泉尝入梦:江南的浙江山都很吸引人,而泽北的惠泉则常常出现在我的梦里。 3. 昔年濯足望具区:以前我经常到浙江去游玩,喜欢在江边的具区洗脚。 4. 船头百折烦遮送:每次乘船从湖口出发,都要经过许多曲折才能到达目的地,我都要麻烦你帮我遮挡风雨。 5. 高情数与此山期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开头两句“文章不经世,识字长苦饥。而令七尺躯,愧此一鸱夷。”意思是说,读书人写的文章并没有被世人所采纳,这让他们感到极度的饥饿和痛苦。他们觉得自己像是一个无用的人,只能空有一身才华。 接下来的两句“何似不读书,买牛荷锄犁。六经垂照耀,九道驰坦夷。”诗人提出了另一种生活方式,那就是通过劳动来获得生活所需。他建议读者不要仅仅局限于书本,而是应该去实践,去创造。
石菖蒲的根在石头上,石菖蒲的节被瓦片咬断。 虽然苦而瘠,却不放弃它的贞操;虽然郁郁苍苍,却不掩饰它的洁身自好。 不被风尘所侵蚀,不被霜雪所改变。 难道是因为它与道为邻,所以能坚齿发而寿岁月吗
丘氏故园 【注释】:丘氏,即丘丹。南阳白帝城(今属湖北),指杜甫的故乡。薄夫,李白自称。钦尊,尊敬。自作,自己创作。美酒得钱,指生活费用。须为斟,必须酌满。有怀莫挂,有所思念不要挂在心上。度外事,超脱世俗之事。留眼,留神。坐看梅天霖,指在春雨连绵中欣赏梅花盛开的情景。 【译文】:只有那南阳白帝城的古迹,才能引起李白对杜甫的尊敬。他自作的诗歌,也常常吟诵自己创作的诗篇。有了好酒,当然要请人斟满
李太白赞 玄元奕叶圣神孙,邈然跨海超无垠。 锦袍淋漓舞郁轮,秕糠斯文遗世纷。 羿娥招摇迎帝阍,诉以九河导昆仑。 飞鱼挟辀湘女嫔,回光下照扶桑暾。 洞庭钧天弭节闻,俯仰一笑三千春。 天台子微未足论,大儿汾阳谁与伦。 知章识公尚几尘,日衡气机与地文。 采石之水青山云,魑魅夜啸狌鼯坟。 吁嗴夫人此栖神,文或不死非其存。 注释: - 玄元:指道教中的宇宙本源,即天地万物的开始。 - 奕叶圣神孙
注释: 爱莲亭:即爱莲亭。亭名。在江苏苏州市西郊。 青盖:荷叶像绿色的伞盖一样。 剥尽还:意思是荷叶一层层地被剥去,但藕却依然生长着。 生生:指不断循环,永无止境。 本常在:指荷花的生长是自然而然的,它总是存在于这个世界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荷塘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对荷花的生长过程的观察,表达了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诗中的“爱莲亭”和“爱莲亭”都是指同一个地方,可能是作者游览过的地方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开头两句“文章不经世,识字长苦饥。而令七尺躯,愧此一鸱夷。”意思是说,读书人写的文章并没有被世人所采纳,这让他们感到极度的饥饿和痛苦。他们觉得自己像是一个无用的人,只能空有一身才华。 接下来的两句“何似不读书,买牛荷锄犁。六经垂照耀,九道驰坦夷。”诗人提出了另一种生活方式,那就是通过劳动来获得生活所需。他建议读者不要仅仅局限于书本,而是应该去实践,去创造。
注释:寒翠亭,没有媚人的春姿,也不与世俗争斗。贞心对着这石头,在寒冷的年月里结下真诚的盟誓。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亭子的一种赞美,表达了他超脱俗世,不与世俗争斗,坚守自己内心贞心的精神风貌。诗人以寒翠亭为题,寓意着自己虽然身处繁华之中,却不沾染一丝媚气,始终保持着内心的高洁和坚定。这种态度,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处世哲学
【注释】 伯夷叔齐:春秋初年孤竹君长子,次子。兄弟二人因反对周武王伐纣,逃到首阳山饿死。 人之大伦:人之常情。人伦,即人伦关系,指父子、君臣、夫妻之间应有的关系。 笃(dǔ)于君亲:忠于君父。 昆弟:兄和弟。 弃家如遗:抛弃自己的家就好像丢弃东西一样。 并弃其身:同时抛弃自己的身体。 蜕(tuì)泥滓:脱去身上的外皮。比喻死亡。 揆义而使:按道理办事。揆,通“类”。 诺否:答应和不答应。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在涵春亭中的闲适生活。 第一句“春水来方塘,群芳散疏牖”。这是对春天的到来的生动描述,春天到来,河水上涨,涌入池塘,形成了一片春水。同时,花朵也纷纷盛开,散发出淡淡的香气,飘散到窗户上,使得窗子也充满了芬芳。这里的“春水”和“群芳”都是春天的象征,而“来方塘”和“散疏牖”则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和花香的弥漫。 第二句“独坐亭中央,微醺数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