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室之遗,荆州之裔。
耻事义熙,宁死栗里。
公田之秫,三径之资。
安能郁郁,久居于兹。
何物小儿,应束带见。
彼五斗粟,谓我眷恋。
秋风吹衣,秋霜沾裾。
卿用卿法,吾爱吾庐。
陶渊明赞
晋室之遗,荆州之裔。
耻事义熙,宁死栗里。
公田之秫,三径之资。
安能郁郁,久居于兹。
何物小儿,应束带见。
彼五斗粟,谓我眷恋。
秋风吹衣,秋霜沾裾。
卿用卿法,吾爱吾庐。
注释:
- 晋室之遗:指晋朝的余韵、遗风。
- 荆州之裔:指陶渊明是荆州人。
- 耻事义熙:以不愿为宋武帝刘裕之子刘义熙(晋简文帝)做事为耻。
- 宁死栗里:宁愿在栗里这个地方死去。
- 公田之秫:公家的田地种植的糯稻。
- 三径之资:指隐居生活的经济来源。
- 安能郁郁,久居于兹:怎么能长久地居住在这个地方呢?
- 何物小儿:对小孩子的称呼。
- 五斗粟:古代粮食计量单位,一斗约为六斛四斗,五斗约等于三十四石。
- 应束带见:应该穿好衣服去见别人。
- 彼五斗粟:意思是那五斗粟的价值,用来表示诗人对贫穷的自嘲。
- 眷恋:留恋、依恋。
- 秋风吹衣:形容秋天的凉意和萧索。
- 秋霜沾裾:秋霜落在衣襟上。
- 卿用卿法:比喻你的做法就像你的姓一样,有个性、有特点,与众不同。
- 吾爱吾庐:我喜欢我的屋子。
赏析:
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哲学家,以其独特的生活态度和诗歌风格著称于世。这首诗通过陶渊明的口吻,表达了他对于世俗名利的鄙弃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赞美。通过对“公田之秫”、“三径之资”等关键词的描述,反映了陶渊明对于物质生活的淡泊以及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平实,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