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钵寻远山,脩眉挂秋雨。
隔林清磬寂,烟际疏蛩语。
古路没黄蒿,凉风自许许。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重点考核情感的把握,炼句能力。解答此题,可抓住意象分析其意境特点,体会诗人的情感。此题中,“寻山”是诗人的游踪,“修眉”是诗人的神态,“黄蒿”是诗人所行之地的环境特征,“凉风”是诗人的感受。

【答案】

(1)诗句解释:背着竹篮去远山寻访。眉毛被秋雨挂得低垂。隔着树林清幽的钟声很寂静,在烟云里传来蟋蟀的鸣叫声。古路被黄色的蒿草覆盖,凉风吹拂着自己。译文:我带着竹篮去寻找遥远的山峰。眉毛像秋日雨后的蛾眉一样低垂。透过树林可以听到那清磬的声音,在烟雾里蟋蟀叫得很凄切。古道上长满黄色的蒿草,凉风从那里吹来。赏析:“寻山”是诗人的游踪,“修眉”是诗人的神态。“黄蒿”是诗人所行之地的环境特征。“凉风”是诗人的感受。

(2)诗句解释:眉毛像秋日雨后的蛾眉一般低垂。“修眉”,蛾眉,即眉毛修长而弯曲如新月。“挂”,低垂;“秋雨”点明时令,为全诗营造一种凄迷的气氛。译文:我带着竹篮去寻找遥远的山峰。像秋天的雨后蛾眉般低垂。赏析:“修眉”是蛾眉,即眉毛修长而弯曲如新月。“黄蒿”是诗人所行之地的环境特征。“凉风”是诗人的感受。

(3)诗句解释:隔着树林清幽的钟声很寂静,在烟云里传来蟋蟀的鸣叫声。“隔林”,隔开树林。“磬”,古乐器名。“烟际”,指远处的云雾。“疏蛩语”,指蟋蟀在夜深人静时发出的叫声。译文:隔开树林的钟声很宁静。在烟雾弥漫的地方传来了蟋蟀的叫声。赏析:“隔林”隔开树林。“清磬”清磬,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这里指寺院或寺庙。“寂”寂静。译文:隔开树林的钟声很宁静。在烟雾弥漫的地方传来了蟋蟀的叫声。

(4)诗句解释:古路被黄色的蒿草覆盖,凉风吹拂着自己。译文:古路被黄色的蒿草覆盖着。凉爽之风迎面拂来。赏析:“黄蒿”黄色的蒿草。“自许许”,形容清凉之意。译文:古路被黄色的蒿草覆盖。凉爽之风迎面拂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