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妖氛涨碧天,抱琴归去卧林泉。
词人未献河清颂,国赋犹尊海玉篇。
月到金池空似旧,花连铁瓮得如前。
野人亦有云林兴,又向江城过一年。
【解析】
此诗为题壁之作,是诗人在太松场上俞少府家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前四句写俞少府归隐的情景。首二句“处处妖氛涨碧天,抱琴归去卧林泉”,写俞少府归隐后与世无争,过着清幽闲适的生活。“妖氛”、“涨碧天”是诗人想象之词,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现实的不满,也寄托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向往之情。三四句“词人未献河清颂,国赋犹尊海玉篇。”是说:词人没有献上河清颂,但国赋仍受尊崇。“河清颂”和“海玉篇”都是歌颂国家治理有方、天下太平的诗歌,诗人用词人未能献上的河清颂来衬托俞少府的高尚情操,同时暗含讽刺之意。五六句“月到金池空似旧,花连铁瓮得如前。”“金池”即“金波”,“铁瓮”指瓮城。“月到金池空似旧,花连铁瓮得如前”,写明月依旧照映着金波潭,连着铁瓮城的花园也依然如故,表现了作者对俞少府生活安宁、环境优美的赞美。七八句“野人亦有云林兴,又向江城过一年。”是说:我也有云林的情趣,又到江城过了一年。“野人”指隐者。“云林”是晋代画家顾恺之的字,这里代指隐居山林的隐者。这两句表明作者虽隐居山林,却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命运,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答案】
太松场俞少府归隐
处处妖氛涨碧天,抱琴归去卧林泉。
词人未献河清颂,国赋犹尊海玉篇。
月到金池空似旧,花连铁瓮得如前。
野人亦有云林兴,又向江城过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