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云底事未还山,缚草为门亦自关。
一树垂杨铺水面,东风袅袅不曾闲。
解析与赏析
诗句
- 孤云底事未还山
- 注释:此处的“孤云”可能象征着孤独或高远的心境,而“未还山”则表达了一种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一幅孤云未归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然景色的喜爱。
- 缚草为门亦自关
- 注释:这里的“缚草为门”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用草扎成的门,既简陋又实用。而“亦自关”则表现出诗人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满意和自豪。
- 赏析:诗人通过这一行为展示了自己的简朴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 一树垂杨铺水面
- 注释:描述了一棵垂杨树枝叶茂密,覆盖在水面上的情景。
- 赏析:这句诗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东风袅袅不曾闲
- 注释:这里的“东风”指的是春风,它轻轻吹拂着树木和水面,给人一种悠闲、宁静的感觉。
- 赏析:诗人通过对东风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译文
访隐
孤云底事未还山,缚草为门亦自关。
一树垂杨铺水面,东风袅袅不曾闲。
翻译
访隐
孤云底事未回山,绑草做成的门也自关。
一棵树的杨柳铺在水边,春风轻拂不忙乱。
解释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人独自隐居的生活状态。诗中的“孤云”可能象征诗人内心的孤独或是对某种境界的追求。他通过制作简易的门扉来表示对这种隐逸生活的接纳。此外,整首诗洋溢着一种恬静、悠然的氛围,通过描绘杨柳、春风等元素,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喧嚣,享受大自然带来的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