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春风五里桥,到山犹觉路岧峣。
丛丛花草萧萧竹,几处柴门闭寂寥。
【注释】
托钵:佛教语,指僧人以乞食为生。
十里春风五里桥:形容山路崎岖,春风吹拂时,路旁的杨柳依依,景色十分秀丽。
到山犹觉:犹觉,还感到。
岧峣:高峻。
萧萧竹:形容竹林茂密。
寂寥:寂寞空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小诗。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山中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首句“十里春风五里桥”,写出了山路的险峻和沿途的自然风景。十里春风,五里桥,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路的曲折蜿蜒和沿途的风光秀美。
次句“到山犹觉路岧峣”,写出了到达山顶后,依然能感受到山路的高峻和陡峭。这句诗运用了夸张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颔联“丛丛花草萧萧竹,几处柴门闭寂寥”,描述了山中植物的生长状态和村落的景象。丛丛的花草、萧萧的竹影映衬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几处柴门紧闭,显得寂静而幽深。这两句诗通过对山中植物和村落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既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又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它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小诗,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散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