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涉江水,将以采芳草。
空筐非所思,踟蹰向周道。
岂无江上花,容华戾中抱。
白露秋已零,其能弃衰槁。
《中秋迟云林先生不至越五日见访有感其二》的诗意如下:
美人涉江水,将以采芳草。空筐非所思,踟蹰向周道。岂无江上花,容华戾中抱。白露秋已零,其能弃衰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在江边漫步,寻找采摘芬芳的野草,但最终却因为秋天的到来而放弃了这个打算。
关键词解释及赏析:
- 美人涉江水:这里的“美人”指的是那位美丽的女子,她正在江边漫步,寻找采摘芬芳的野草。这里的“涉江水”暗示了她对采摘野草的渴望和对自然的热爱。
- 将以采芳草:这里的“芳草”指的是芬芳的野草,女子希望通过采摘这些草来欣赏自然的美丽。这里的“将以采芳草”表达了女子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 空筐非所思:这里的“筐”指的是用来采摘芳草的工具,而“空筐”则意味着虽然有了工具,但却无法采摘到真正的芳草。这里的“非所思”表达了女子对于采摘结果的失望和无奈。
- 踟蹰向周道:这里的“踟蹰”表示犹豫不决、徘徊不前的状态,“周道”则暗示了道路曲折、方向不定的意思。这里的描述形象地展现了女子面对采摘结果时的迷茫和困惑。
- 岂无江上花:这里的“江上花”指的是江边的花朵,它们美丽而芳香,是女子采摘的目标之一。然而,这里的“岂无”则表示即使有这些花,也不能满足她的采摘欲望。
- 容华戾中抱:这里的“容华”指的是女子的美貌和容颜,“戾中抱”则表示这些美好的东西被隐藏起来,无法被外人所了解或欣赏。这里的描述表达了女子对于美好事物被隐藏的无奈和遗憾。
- 白露秋已零:这里的“白露”指的是秋季的露水,它象征着秋天的到来;而“秋已零”则表示季节已经过去,无法再像夏天那样享受大自然的美景。这里的描述反映了女子对季节变化的感叹和感慨。
- 其能弃衰槁:这里的“衰槁”指的是枯萎、凋谢的意思,而“其能弃”则表示这些枯萎的事物被抛弃或遗忘。这里的“衰槁”和“弃衰槁”都暗示了女子对自然之美的留恋和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季节更替带来的变化和无奈的接受。总之,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女性在江边漫步寻找采摘芬芳野草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揭示了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