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竹千松远近同,嫩岚残霭有无中。
斜阳不会藏踪迹,露出前峰一抹红。
【注释】
万竹千松:指茂密的竹子和松树林。嫩岚残霭:指山中雾气、云气。有无:即存在、不存在,形容模糊不清。前峰:山中的一座山峰。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山中景色。首联写山色万木葱茏,远近相宜;颔联写山中烟云迷蒙,若隐若现;颈联写斜阳映照,露出山峰;尾联写夕阳下山,红光照耀山巅。全诗意境清幽,色彩明快,笔致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
万竹千松远近同,嫩岚残霭有无中。
斜阳不会藏踪迹,露出前峰一抹红。
【注释】
万竹千松:指茂密的竹子和松树林。嫩岚残霭:指山中雾气、云气。有无:即存在、不存在,形容模糊不清。前峰:山中的一座山峰。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山中景色。首联写山色万木葱茏,远近相宜;颔联写山中烟云迷蒙,若隐若现;颈联写斜阳映照,露出山峰;尾联写夕阳下山,红光照耀山巅。全诗意境清幽,色彩明快,笔致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
【注释】 数椽:数间简陋的屋舍。堪着我:可以安顿我。若个:哪个。弃林塘(liáng tāng):抛弃树林和池塘。寒水拖成路:冷清的小河把道路拉直。荒云垒作墙:荒野的云彩堆积起来好像一道墙。香羹传瓠钵(hù bō huò fǔ bō):用瓠子制的容器盛着香味浓郁的食物。破衲(nà)拥绳床:破衣乱搭,躺在绳床上。不觉:不知不觉。残腊:旧历十二月。轻烟拂柳黄:《庄子·秋水》“朝菌不知晦朔”句
争几花为供,闲门鸟作缘。 水边盘足坐,树下枕拳眠。 日上山窗火,云生石突烟。 有时持钵去,隔岸唤移船。 注释: - 争几花为供:争(争相)几(多少)花(花朵)为(作为)供(供养),意为争着多少朵花儿来供养。 - 闲门鸟作缘:闲(闲适)门(门户)鸟(小鸟)作(成为)缘(因由),意为悠闲自在的小鸟成为了缘分。 - 水边盘足坐:水边(水边的景色)、盘足(盘腿坐下)、坐(休息),意为在水边盘腿坐下休息
注释: 旋岚:指旋转的山岚。无有数:没有多少。 破屋不成间:形容简陋的房屋无法修补。 于此日复日:指一天又一天,日复一日。 自然闲又闲:自然而然地感到悠闲自在。 幽禽穿乱竹:幽静的鸟在乱竹子中穿梭。 冷月伴空山:冷清的月亮陪伴着空旷的山峦。 老我唯高枕:只有我一人高枕而卧。 何人为扣关:谁会来敲我的门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
注释:古室休嫌漏,清斋莫笑饥。 古室,古代的居处。休嫌,不要嫌弃。漏,指漏水的壶,比喻时间。清斋,清淡的食物。莫笑,不要嘲笑。 且煨泉一罐,暂遣日三时。 且,暂且。煨,把火炉放在锅底下烤食物。泉,指井水。一罐,指一锅。遣,打发。日三时,一天三顿饭。 梵策凭云护,匡床赖石支。 梵策,指佛教的法器。云护,像云那样保护。匡床,指四脚的木床。石支,用石头作床脚。 明晨无施主,依样画猫儿。 明天早晨。施主
注释: 隔竹听见砍柴的斧声,临流看到塔灯在闪烁。 杖子轻时自己倚靠在树旁,山景好却不去登高。 站在石头上比鹤清亮,浮木筏懒洋洋地经过僧人。 前边的田地在雨水后新长出禾苗,溪水蘸着藤蔓垂落下来。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想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田园画卷。 第一句“隔竹闻樵斧”,写诗人听到远处传来的砍柴声。这里的樵夫们,用他们那熟练的斧头,为人们提供木材。这种声音
【注释】 1. 篱空:指篱笆被风吹坏,没有篱笆。 2. 从云补:指风把云吹到篱笆上填补了空缺。 3. 阶珊(zhān):台阶上的石砖。 4. 问年犹未甚:问年纪还未老。 5. 记旧已无多:记忆中的老事已经不多。 6. 发长慵于剃:头发长了懒得理。 7. 鞋穿喜更拖:鞋子穿破了喜欢再换一双。 8. 朝来风日好:早晨的天气很好。 9. 向阳阿:指背靠着阳光的山坡。 【赏析】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住静 其八: - 这是诗的第一句,“住”表示居住的意思,“静”则可能意味着安静、宁静或者寂静。整句诗的意思是说作者选择了一个安静的地方来居住。 2. 其八: - “其”在这里可能是“这”的意思,表示特指或专指。“八”,可能是指诗歌的第八句,也可能是数字“八”在此处有特殊含义。 3. 荒居无法侣: -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古诗,下面是逐句释义: 青甲舟中 - 青甲指的是船的颜色或装饰,舟中则指船上。 碧水漾群影,游鳞细可分 - 碧水泛动,水中的影子在水中摇曳,游动的鱼儿细小如丝,可以分辨出它们的形状。 飞来数点雁,题破一方云 - 天空中飞来的几群大雁排成“人”字形飞翔,在云层上留下痕迹,如同在纸上作画。 远火微犹见,残钟断复闻 - 远处的火光微弱但仍然能看见
《雪夜》 暗壁通花气,虚楹覆竹阴。 乱云双树寂,一雪万山深。 永夜枯僧定,寒空古佛心。 断猿风外啸,隐隐落层岑。 注释:墙壁昏暗,透出梅花香气,空旷的屋檐下覆盖着竹影。天空中飘动的乌云遮住了两棵树,整个山林都显得十分寂静。漫长的夜晚里,一位僧人在打坐念经,寒空中弥漫着古佛的悲悯之心。断续的猿声从外头传来,仿佛在风中回荡,渐渐消失在层层叠叠的山峦之间。 赏析:此诗以“雪”为主题
注释:野性如同麋鹿,山心陪伴草莱。 残冬无雪飘落,暖日有花开。 孤独的树木静静地依靠着对方,一片云悠闲地自己到来。 纤纤的林外的月亮,等待着我攀登到高处。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他赞美了自然的宁静和美丽,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感动和启示
【注释】 黎明驱牛出,日暮荷锄归。——早起晚归,辛勤劳作不停歇。 土荒三十载,往返无旧蹊。——三十年来,土地荒芜,没有熟悉的小路可走。 荆棘刺两胫,草根固深泥。——荆棘丛生,脚底扎伤,草根牢牢地粘在泥土里。 不辞筋力倦,但恐官事违。——虽然疲惫不堪,却担心因公事耽误了回家。 【赏析】 《力农三诗其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诗作品。这组七言绝句共三首。第一首写清晨起床,天刚刚亮就出门去干活
【注释】 赤城: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西北。 南北峰:指山的东、西两侧的山峰,因东西向而得名。 雨乍分:春雨刚过,山间云雾缭绕,雨气尚未完全散去。 瀑花:瀑布溅起的水花。 雪纷纷:形容春雪飘落,纷乱而多。 空岩:空阔的山岩。 无群动:没有其他动物活动。 一点闲灯:一盏孤独的灯光。 白云:指天空中的云彩。 赏析: 此诗写于诗人隐居天台山赤城(今属浙江)期间。首句“南北峰青雨乍分”,写春雨刚刚过去
力农三诗 其一 家贫无土田,未尝操耒耜。 父母令读书,但事秉笔耳。 今当为老农,何堪即任此。 学之良不难,所恨吾老矣。 注释: - 力农三诗:指《力垦杂咏》系列诗中的前三首,反映了作者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思考。 - 家贫无土田:家境贫寒,没有土地可以耕种。 - 未尝操耒耜:未曾亲手使用过犁锄等农具。 - 父母令读书:父母希望我读书识字。 - 但事秉笔耳:只是忙于写作而已。 - 今当为老农
力农三诗其三 日出事输作,先日听新令。 黾勉田野中,奈此草莱盛。 锄垦知土脉,耕牧识牛性。 夕归还读书,聊以俟天命。 【注释】 1. 力农:指从事农耕劳动的人。力农三诗,是杜甫创作的一组诗,共有三首,这里选的是第三首。 2. 事:农活,如耕种、插秧等。 3. 输作:指送人或上交官府。 4. 新令:新的法令、政策。 5. 黾勉(mǐn mǐn):努力不懈的样子。 6. 草莱:野草和荒地,泛指农田
注释: 种竹窗乃幽,窗幽竹逾好。 孚甲炯外扬,空虚默中抱。 疏玄午阴繁,短枕秋声早。 值者岂不多,契兹良独少。 多福阐玄机,香山发天藻。 金石谁再宣,琅玕自相保。 兀者今在斯,于焉将远绍。 亦尝戾江皋,观我庭前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贵为石的法师的一首咏物诗。诗中描绘了竹子、金属和石头这三种事物的特点,以及它们给人带来的感受。 首联:“种竹窗乃幽,窗幽竹逾好。”意思是说
【注释】 山居杂咏其一:作者在《山居杂咏》中,对梅花有很高的评价:“梅以傲霜为高,以疏影为奇,以冷香为清”。他赞美道:“冰姿玉骨,风韵超俗”(《山屋杂咏》)。此诗是诗人在初冬的一个清晨写的,描绘了早春梅花盛开的景象。“梅花昨夜破寒汀”,意思是说,梅花在寒冷的冬季已经绽放;“晓日初融露尚零”,意谓太阳刚刚出来,露水还没有完全消融。“无事道人翻有事,一枝先供佛前瓶”的意思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