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鸣树间,凉月照东壁。
我有同心人,朗朗读周易。
当问庖牺氏,一画何从得。
《寄友胡舜咨九首》其五:
清风鸣树间,凉月照东壁。
我有同心人,朗朗读周易。
当问庖牺氏,一画何从得。
诗句释义与赏析
- 清风鸣树间 - 这一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清风轻轻吹过树梢,发出清脆的声响,营造出一种幽静和谐的氛围。
- 凉月照东壁 - 这里的“凉月”形容月光如水般清凉,而“照东壁”则描绘出月光照射在墙壁上的景象,给人一种明亮且宁静的感觉。
- 我有同心人 - 诗人通过“同心人”表达了与朋友心意相通、情感相投的美好状态。
- 朗朗读周易 - “周易”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著作,此处诗人提到自己能朗朗读诵其中的篇章,体现了他的学识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 当问庖牺氏 - 庖牺氏指的是远古时期的圣人伏羲,这里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如何从简单的线条中创造出复杂的图形,体现了他对自然和智慧的好奇。
- 一画何从得 - 这是诗人对于“一画”原理提出的疑问,即如何在简单的基础上创造出复杂多变的图形或形象,反映了他对艺术创作的深入思考。
译文
清风吹过林梢,月光洒在东墙。我与你心灵相通,一起诵读易经。当你问起庖牺氏,如何用一根线画出天地万物?
注释
- 清风 - 自然界的声音。
- 鸣树间 - 声音在树林间传播。
- 凉月 - 凉爽的月光。
- 照东壁 - 光线照射在房屋的东墙上。
- 我有同心人 - 表示友情深厚,相互理解。
- 周易 - 古代的经典著作。
- 同心人 - 指彼此有共同的理想和志向的人。
- 朗朗读周易 - 清晰地诵读易经中的经典章节。
- 当问庖牺氏 - 提问关于如何创造复杂图案的古老理论。
- 一画何从得 - 探讨如何在简洁的线条中展现世界的复杂性。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自然美的欣赏。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古代智慧的探讨,展现了他对生活和宇宙的理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