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绕洪岩作画观,杖藜还下碧云端。
探泉漫指南湖胜,看瀑犹疑山雨残。
一笠晚烟林壑迥,半担斜照石巢寒。
樵吹处处催归路,回首层阴万木间。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欲绕洪岩作画观,杖藜还下碧云端。
- 注释: 洪岩山:位于浙江绍兴市柯桥区,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译文:我原本打算绕行洪岩山作画观赏,拄着拐杖下山,却意外发现云层之下的美景。
第二句:探泉漫指南湖胜,看瀑犹疑山雨残。
- 注释: 南湖:指杭州西湖。
- 译文:我在寻找泉水时发现了杭州西湖的美丽,而观看瀑布时又怀疑它是否因为山雨而未完成。
第三句:一笠晚烟林壑迥,半担斜照石巢寒。
- 注释: 笠:斗笠。
- 译文:在暮色中,我戴着斗笠,远远地望向深邃的山谷,感受着斜阳透过岩石缝隙投射下的寒冷。
第四句:樵吹处处催归路,回首层阴万木间。
- 注释: 樵:樵夫。
- 译文:随着樵夫的笛声四处响起,催促着我回家的脚步,回望时只见层层阴云笼罩下的树木间透出一丝光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诗人在山水间的游历经历。从“欲绕洪岩作画观”可以看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他不仅欣赏到了山水之美,还深入探索了自然景观的独特之处,如“探泉漫指南湖胜”,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赞美。然而,当诗人试图更深入地探索时,却发现“看瀑犹疑山雨残”,似乎因为雨水未完全散去而感到遗憾。这种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和不舍,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珍视。
诗中的“一笠晚烟林壑迥”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山林,被晚烟环绕的情景。而“半担斜照石巢寒”则展现了诗人在夕阳下行走时感受到的寒意。这些细节都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在山水间游走时的感受和体验。
诗中的“樵吹处处催归路”和“回首层阴万木间”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感慨。他感受到了自然的呼唤,仿佛被大自然的力量所吸引,但又因为不舍而留步。最后一句“回首层阴万木间”更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