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春深控远烟,木棉如火在窗前。
临风几处烧寒食,冬日多情照病眠。
饱看信能同服药,遨游真欲挟飞仙。
因君频及人间世,剩水残山薄暮天。
山楼病日对木棉花
高阁春深控远烟,木棉如火在窗前。
注释:高高的楼阁中春天的气息已经很浓了,远处的烟雾被控制着飘荡。木棉花像燃烧的火焰一样,在窗户前盛开。
译文:高耸的楼宇中,春天的气息已经很浓厚了,远处的烟雾被控制着飘扬。木棉花像燃烧的火焰一样,在窗户前盛开。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山楼中看着木棉花盛开的景象,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和生机。通过“高阁春深”和“木棉如火”等词语,诗人展现了春天景色的美丽和生命力。同时,“临风几处烧寒食”,诗人又描绘出人们在寒食节时点燃香火、祭祖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第二句“高阁春深控远烟,木棉如火在窗前”,描述了楼阁中春天的气息已经非常浓厚,远处的烟雾也被楼阁所控制,而木棉花就像烈火一样在窗户前盛开。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木棉花比作烈火,形象地描绘了木棉花热烈、旺盛的生命力。
第三句话“临风几处烧寒食,冬日多情照病眠”,则是诗人对寒食节的描述。在寒冷的冬季,人们常常会点燃香火来祭拜祖先,表达对先人的思念和敬意。这里的“临风几处烧寒食”意味着在这样的环境下,寒食节成为了一种仪式感,让人们在享受节日氛围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生命的温度和情感的力量。
最后两句“饱看信能同服药,遨游真欲挟飞仙”,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认为人的身体如同药物一样需要调养和呵护,而人生的追求则应该像神仙一样自由自在。这里的“饱看信能同服药”意味着人应该珍惜自己的身体,关注健康,而“遨游真欲挟飞仙”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和超脱的追求。他认为人生应该像神仙一样逍遥自在,不受世俗的束缚。
第五句“因君频及人间世”,则是诗人对友情的表达。他感谢朋友的关心和支持,认为朋友之间应该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这里的“因君频及人间世”意味着由于朋友的帮助,诗人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最后一句“剩水残山薄暮天”,则是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他描绘了夕阳西沉时的美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这里的“剩水残山薄暮天”意味着夕阳下的美景让人陶醉,让人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和美丽。